-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网路成瘾高危险群团体辅导活动方案.doc
十七、網路成癮高危險群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計畫
活動設計
壹、前言
入口網站業者蕃薯藤數位科技在2005年1月發表一篇關於2004年網路行為的調查報告,結果發現「數位生活已然成形」,指出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年輕人(十五至三十五歲)第二大的媒體,可以資料搜尋、聊天打電話、觀賞電影、收聽音樂等,網路成為一個與現實相互抗衡的虛擬世界,然而,享受縱情在虛擬世界的網路族,真的就沒有任何後顧之憂嗎?我們的學生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離線或不能上網時,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是否曾因為上網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
造成青少年網路重度使用的可能因素包括﹕對網路新科技覺得好奇跟新鮮,以及網路人際互動的吸引。像網路遊戲的設計,常常是可以一邊打遊戲,一邊跟別人聊天交換心得,而且又是可以多人對打,比起電腦或是電視遊戲上有人數限制,都較為有趣。而且網路的資訊繁多,可以快速蒐集到想要的內容,符合了年輕人求新求快的個性。加上多半網友不會見面,因此不需要擔心外貌長相,而且可以用假名假身份,男扮女、女扮男都可以,這對年輕人來說是相當新奇有趣的人際關係。
過量喝咖啡會導致咖啡上癮,甚至不喝咖啡就感覺渾身不對勁,這是咖啡中毒的現象。使用網路也會有類似這種症狀,一般都稱為「網路沈迷」。一般人大多可以合理、健康的利用網路(use),可能只有在需要查資料、交友、收發信件等的時候,才會利用網路,且時間控制得宜。一旦資料都已查完、或是信件收發完畢等,就可能脫離網路世界,從事其他活動。可是如果使用時間越拉越長,整天只在網路上活動,忽略了平常休閒、工作等正事,比如與原本的朋友群漸行漸遠,只願意在網路上跟人聊天,或是寧願漫無目的的瀏覽網頁,也不願意完成學業工作,甚至到沒有網路使用的時候,就會焦躁不安、情緒失調,進而影響到日常作息,這樣就屬於過度使用(abuse),甚至到成癮(addiction)的程度了。我們若以人數多寡來分別,正常使用的人佔多數,然後才是過度使用,最後是成癮,而一般人所說的「網路沈迷」通常就包含過度使用者和成癮者。 而最容易變成網路沈迷者的,多半是國高中生、一些學生以及喜歡流連在網咖的人。由於學生可供花用的零用金較少,無法負擔昂貴的娛樂休閒費用,而網路費用通常可由父母、學校所吸收,即便是去網咖,一小時30塊的開銷也比一場電影來的便宜許多,加上網路提供的交友、資訊、遊戲功能眾多,所以非常容易吸引到學生族群,相對地,他們所佔網路成癮的比例也比其它群體來的高。 期盼藉此團體方案讓學生了解網路多元性的功能,讓學生覺察自己上網的目的,使學生了解自己在使用網路上的時間分配及學習,使學生學習到如何對網路活動做選擇。,能夠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自我、人際、壓力更多的自我覺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並且學習如何的正確使用網路。
貳、目的
期盼藉此團體方案,能夠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自我、人際、壓力更多的自我覺察,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並且學習如何的正確使用網路。
參、目標
一、讓學生了解網路多元性的功能。
二、讓學生覺察自己上網的目的。
三、使學生了解自己在使用網路上的時間分配及學習。
四、使學生學習到如何對網路活動做選擇。
肆、理論依據
一、網路沈迷現況
過去曾經有一句有關提醒父母注意深夜不歸兒女的名言:「夜深了,你知道你的孩子在哪裡嗎?」。這句話引申到網路上,可以改成「夜深了,你知道你的孩子在什麼樣的網站流連忘返嗎?」。
家長們也許得瞭解網路和電玩都是時代趨勢,根據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E-ICP(Eastern Integrated Consumer Profile)在2000年底的調查,13至19歲的青少年中有六成四的部分同意「網路電腦遊戲與電視遊樂器是我打發時間的休閒方式」,幾乎快逼近同意「看電視是我最主要的娛樂來源」的比例(七成五)。?家長一味禁止子女接近網路、電玩,不但無法收到成效,反而可能造成和青少年子女間更大的代溝。
依年齡層,比較常上網和打電動的比例,數據顯示,這兩項嗜好都是集中在24歲以下的年齡層,有三成左右的青少年回答上網是他們常從事的休閒嗜好,也有二成至三成多回答常打電動遊樂器,13-15歲的青少年更高達三成八。但是這兩項嗜好,都隨著年齡增加,從事的比例遞減。40-50歲這個年齡層(即青少年的父母),只有5%左右甚至以下的比例常上網和打電動。
1.1相關研究數據
?????有關青少年的網路使用行為研究,由國際互聯網用戶調查公司至2001年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22S6消防工程参考标准.docx
- 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诊断及防治指南(2022年版).pptx VIP
- 家庭饮食健康计划.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招聘办公室职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级配碎石施工 ..ppt VIP
- 2022年7月上海高考英语真题(学生版+解析版+听力音频).docx
- DB44T 1212-2013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体系通用要求.pdf VIP
- 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发布时间:2017-07).pdf VIP
- 心力衰竭诊疗规范.docx VIP
- 光照时间对三斑海马幼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