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门县金宁乡
* 金門縣金寧鄉公所簡 介 報告人:楊建立報告單位:金門縣環境保護局 * 金寧鄉位於金門縣西北隅,三面環海,總面積29.854平方公里,由於近年來民眾對環保意識增強,生活品質也相對提升,在生態的維護上也受到政府與全民的重視。 本鄉就維護農村固有傳統文化,具備許多優良的農特(海)產品,如紅土落花生、地瓜、一條根、石蚵…等。近年來在政府全力推動發展觀光,並以「文化金門,觀光立縣」的號召與施政目標,各項經濟、交通、民生、農業、環境、等重大建設工程均陸續進行中,使得金門在環境規劃上有了重大的變革與新的面貌呈現。 壹、基本資料 1、背景說明 2、行政區劃分 行政村:6村 → 古寧村、安美村、榜林村、湖埔村、盤山村、后盤村 自然村:35個 鄰數:134鄰 人口:15,171人 * 一、自然生態 貳、地方特色 2、雙鯉溼地自然中心 位於古寧頭雙鯉湖畔,於民國89年落成啟用。主要以介紹金門地區的自然資源為主,內容豐富且展示手法靈巧多變。一樓介紹古寧頭地區的人文史蹟、文化景觀以及地景的演變歷史,另有金門的地質、土壤、水文等資源的簡介及介紹金門的樹林及樹林中的鳥類,並有鳥聲,讓遊客彷若置身森林中。 地下樓層位於湖中,由窗戶望出可看見湖底生物及水生植物,本區主要介紹金門潮間帶與湖泊生態環境、土洞中生活的鳥類及金門地區特殊生物,如:鱟、文昌魚、中華白海豚…等,以生態造景及聽覺感受共同交織成豐富的展示。 1、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於中山林及乳山設置二處遊客中心,並設置環境教育展示館,亦為國內第一棟符合七項指標的綠建築,以生動活潑的方式陳展金門地區的植物及鳥類資源,其中又分為植物的世界、鳥類的世界、潮間帶生物、湖底世界及鯨豚區等五部份。 * 一、自然生態 貳、地方特色 4、鸕鶿 金門位居東亞候鳥遷移路徑要點,候鳥資源豐富。其中數量龐大的鸕鶿是最引起人們注意的過境鳥類,近年來在大小金門之越冬鸕鶿最大數量皆在5,000隻以上。鸕鶿是一種有遷移行為的候鳥,幾乎遍及全球,主要分佈於亞洲中南部,大陸長江以北為夏候鳥,金門、台灣地區為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的冬侯鳥,翌年回到長江以北地區繁殖 3、慈湖及慈堤 位金門島西北角,於西元1969年由金防部司令官馬安瀾倡建,翌年完工,為一圍海築堤而成之鹹水湖,堤長五百五十公尺,與海相通,因魚蝦豐富,假日常有遊客到湖濱垂釣摸蝦。附近林區鳥種豐富,周圍的低溼地水鳥群集,是觀賞鳥類生態最好的地方。慈堤寬廣筆直,隔海與大陸廈門相望。黃昏到此漫步,觀海色、賞餘暉,夜裡聽濤聲、眺望星空,人生再愜意不過。 * 一、自然生態 貳、地方特色 5、鱟 「鱟」這種生物早在四億年前就己經生活在海洋裡,較人類有著更長久的歷史,但近幾十年來鱟分布的地區越來越窄,數量越來越少。 在金門產的鱟稱為中國鱟或稱三刺鱟,因棲地環境的改變及人為的捕撈,鱟的數量已減少許多,現階段於金門地區於已劃定了800多公頃的保育區(位於古寧頭地區海域),來保護濱臨滅種的鱟,希望能延續鱟的生存。 (1) 背景資料 金門縣政府於1999年底依漁業法公告古寧頭海域800公頃的範圍做為鱟的保育區,進行鱟的禁捕、保育工作,水試所並進行復育與保育研究,以維護生態資源。 (2) 保育區劃設 (3) 保育作為 金門縣政府於2010年6月11日於古寧頭鱟保育區,放流30對成鱟、及10萬餘尾稚鱟進行生態復育。 * 二、人文史蹟 貳、地方特色 1、南北山聚落 南山、北山隔雙鯉湖相望,是李氏開墾之地。聚落朝向尚稱整齊,坐西南朝東北向,即朝向雙鯉湖,亦有「雙鯉風水」之稱。 2、古龍頭水尾塔 古龍頭水尾塔位於古龍頭灣澳低濕的窪地,古龍頭是一血緣聚落,居民姓李為多,早在明成祖永樂元年(西元1403年),李氏祖先(李應祥)即開基於此,其後子孫繁衍眾多,形成大族。 古龍頭有港澳,頗富魚鹽之利,山林水澤豐沛,土地也適於耕作,但有明一世,金門島上科舉鼎盛,官宦輩出,古寧頭一村始終無顯赫人物致仕,因此在清乾隆年間,古寧頭村老審度村莊的山川形勢,認為古寧灣澳的潮差變化太大,大起大落,影響村莊的發展,因此選擇在今北山「下店」外,築此石塔,一則聚水生財,一則厭煞水路魑魅,希望村落居民從此一帆風順。依此而言,此塔乃是一風水信仰的水尾塔。 * 三、產業發展 貳、地方特色 1、金門酒廠 「酒香半世紀、真情一輩子」,金酒飄香已逾半世紀,其色冰清、香如幽蘭之特質所流露醇厚之情感則突顯出金酒已是國家重要的資產。在中國各大酒系中別富盛名之茅苔、五糧液等,金門高粱酒可謂為中國白酒文化長河裏支脈之一,金酒公司獨樹一幟自創「金門香型」口感,其香、醇、甘、冽優良品質聞名遐爾,並一向以優質產品著稱。未來金酒公司不僅朝酒文化、酒藝術之角度發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