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神经毒素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眼镜蛇神经毒素研究进展.doc

  眼镜蛇神经毒素研究进展 摘要 眼镜蛇毒神经毒素(Cobrotoxin,CT)是一种短链神经毒素,最早是从台湾眼镜蛇蛇毒中分离得到的。因其在镇痛和抗癌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CT的结构、药理作用、镇痛、抗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各位研究者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中国 8/vie   关键词 眼镜蛇;神经毒素;药理作用;体外表达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1007-5739(2017)04-0255-02   Abstract The cobra venom neurotoxin(Cobrotoxin,CT) is a kind of short chain neurotoxin that is isolated from the Tai at the earliest.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analgesic and anti-cancer effect,CT is being a hot research.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tructure,pharmacological effect,analgesic and anticancer of CT in recent years,aimed to provide basic references for researchers.   Key acological effect;in vitro expression   眼镜蛇神经毒素(Cobrotoxin,CT)不但在镇痛作用上具有持久、无耐受性、无成隐性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同时具有抗癌作用。因此,其可开发成新型的镇痛药和抗癌药,应用前景广阔[1]。   1 眼镜蛇神经毒素的结构   1965年,Yang等通过CM-cellulose柱和Sephadex G-25柱从台湾眼镜蛇蛇毒中分离得到一种棒状晶体蛋白,将其命名为神经毒素,其毒性为粗毒的6.7倍,并具有热稳定性,但是通过胰蛋白酶消化后活性丧失[2]。CT的分子量约为7 KDa,由15种常见氨基酸组成,缺乏丙氨酸、蛋氨酸和苯丙氨酸,其空间结构为三指形,分子结构中一端为4个二硫键形成的致密内核,由内核向外伸出3对互为平行的肽链成三指形展开,分子中4个二硫键分别为Cys3-Cys24、Cys17-Cys41、Cys43-Cys54、Cys55-Cys60[3-6]。Yu等[7]研究发现CT的二硫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变成其同分异构体Cobrotoxin Ⅱ和Cobrotoxin Ⅲ,Cobrotoxin Ⅱ和Cobrotoxin Ⅲ二硫键分别变为Cys43-Cys55、Cys54-Cys60和Cys43-Cys60、Cys54-Cys55(图1)[8]。   2 眼镜蛇神经毒素的药理作用   眼镜蛇神经毒素属于短链突触后神经毒素,能以极强的亲和力与突触后膜上的烟酰胺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止神经-肌肉通路的去极化,阻碍神经冲动传导[9]。若过量的CT将神经传导完全阻碍时,生物个体将会死亡,Meng等[10]从孟加拉眼镜蛇毒液中纯化得到的CT对小鼠的LD50仅为0.08 mg/g。关于CT的作用机制及其作用的位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许多研究工作者已经做了不少探究工作。Chang等[11]对CT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Tyr-25残基的完整性在保持CT的活性构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Yang等[12]研究发现,CT分子中精氨酸残基的修饰与CT的致死性和抗原性相关,Arg-30和Arg-33与CT的致死性有关,而Arg-30和Arg-36则与CT的抗原性有着密切关系。此外,还有类似的研究发现,完整的Trp-29、His-32、Lys-47、Glu-21都对CT活性构象的保持起着重要作用[13]。目前,尽管找到了不少可以改变CT活性构象的因素,但是还是没有确定CT的作用位点,因而其与乙酰胆碱如何结合的机制尚不清楚。Aoyagi等[14]通过人工合成与CT相似的肽链并进行相关试验,能够得到一些与CT相类似的反应,并且合成肽具有CT 20%的毒性活性。   3 眼镜蛇神经毒素的研究与应用   3.1 镇痛研究及应用   眼镜蛇神经毒素的镇痛研究历史悠久,自从1965年CT从台湾眼镜蛇中分离纯化之后,CT的镇痛研究就开始了,因其在镇痛方面具有高效性、无耐受性、无成隐性、不良反应少而被广泛研究。Chen等[15]的研究揭示了CT作用的机制。CT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从而阻碍神经传导达到镇痛的作用,对于CT镇痛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位点至今还不确定,这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与难点,更是CT能否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