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键词解释、研究背景和成果简述 亲社会行为 (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 群 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有极 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 会行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从这几十年的研究看,初期的研究 主要是围绕亲社会行为的诸多具体决定因素进行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 研究者在吸收、总结原有成果的基础上,把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具体因素有机地整 合为一个整体,即建立一种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从而更深入、细致地探查亲社会 行为发生、发展的内部心理机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A. Bandura (1962、1977、 1986)的社会学习论的观察学习模式, S. H. Schwartz (1968、1977)的规范激 活论的利他行为模式,B. Latane 和M. Darley (1970、1981)的社会作用力的干 预模式。这三种模式均能在一定范围内解释亲社会行为的产生问题, 具有一定的 合理性,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对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发展颇为关注, 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一课题,查阅了大量文献, 以完成此综述。 需要说明的是,事实上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还有一大派别,即社会生物学 假设助人的先天特性来自我们的基因,来自于进化遗传,由此亲社会行为也有强 烈的遗传原因;而我们对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更感兴趣,因此此篇综述的内容 并不包括遗传学的观点。 二、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一)现场因素 现场因素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偶见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由不可预见的因素组 成的。人们在这种因素分类下产生的助人行为通常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 其财物受 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 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现场变化中还会引起施助者生 理上的应激状 态。总体说来,因现场因素产生的助人行为比长期因素产生的助 人行为难度更高、危险性更大、对施助者品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我们首先按照艾森伯格的模式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①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 主要受个体的先行心理状态和特质特征(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角色采择的能力和 倾向、他人定向、自我关注等)以及个体对特定情境的解释这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②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当一个潜在的助人者注意到他人的需要时,便决定是否需 要助人,这就进入了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两种情况:在紧 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助人决策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 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可能起主要作用。 ③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个体产生助人意图后,并不意味着他实际上将作出亲 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意图和行为之间的联系还要受到个人的有关能力(如助人 的特定技能、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技能等)和人与环境的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影 响。 我们的研究建立在人们已经观察到了事件的前提下,而人们对于他人是否需 要帮助的确认主要建立在受助者的特点上,第一阶段情境因素的作用有限,故不 计入考察范围。 我们把第二阶段的“助人意图的确定”定义为人们认定应该采取亲社会行动。 比如小李目击到一个小孩溺水,他很可能在第一时间感到这个小孩急需救助,并 认定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在这一阶段中,物理情境(A)起到重要作用: 1.城市过载理论 首先考虑比较大范畴的生活区域因素,根据S.Milgram 的“城市过载”理论,认为城市人所受到的刺激过量,人们应接不暇,进而导致 了人们尽量去回避各种各样的刺激,包括对求助者苦恼的反应.如果让城市人住 在一个更平和、刺激更少的环境中,他们也会在求助情境中伸出援助之手。很多 研究也支持了这样的观点,助人行为的产生与事件发生在乡村和城市有关,而与 目击者的成长地无关在美国36 个城市进行的现场研究证明,是人口密度(每平 方公里的人数)而不是人口的数量与助人行为有关 (Lveine,Martneiz,Basr, eosernsno,1994)。人口密度越高,助人行为越少。城市超负荷假设是有道理 的:相同数量的人,居住在一个狭小的区域比居住在更大区域的人接受的刺激多。 如果你不幸骑自行车遇到了麻烦,情愿在小镇上让一个人城市的骗子目击你的自 行车事故,也好过在挤满人的大城市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