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时效性_谷莉.pdf

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时效性_谷莉.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报 2014, Vol. 46, No.10, 14761485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4.0 1476 *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国民心理健康评估与促进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 300074) 将 45 名被试随机分配为奖励组、惩罚组和对照组, 实验进程按时间发展过程被分为五阶段, 采用 停止信号任务探讨奖惩刺激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结果显示:奖惩刺激对行为反 应时和抑制失败率影响仅在第二、三阶段差异显著, 对心率影响的显著差异在第三阶段结束、而对皮电和指 温影响的显著差异仍持续到第五阶段。结果表明:奖惩刺激对行为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性, 有效时间内表现 为仅奖励能提高行为抑制能力 ; 奖惩刺激对心率的影响具有时效性, 但对其它生理指标的影响则未显示出 时效性。 奖惩刺激; 时效性; 行为抑制能力 ; 自主生理活动; 停止信号任务 B845 1 引言 研究实验设计时予以重视。 Gray (1987)提出的强化敏感理论(Reinforcement 抑制是一种重要的执行控制功能, 根据发生水 Sensitivity Theory, RST)可解释奖惩与行为抑制的 平被分为行为抑制和认知抑制。行为抑制是对习惯 关系。该理论强调人体内存在的两个情绪系统, 其 化或优势反应的抑制过程。行为抑制能力的发展与 中, 行为趋近系统(Behavior Approach System, BAS) 个体后期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物质依赖、经济收 对奖励刺激敏感 , 激活后引发趋近行为 ; 行为抑制 入及犯罪率等方面密切相关 (Fergusson, Boden, 系统(Behavior Inhibition System, BIS)对惩罚刺激 Horwood, 2013; Moffitt et al., 2011) 。为发展良好的 敏感, 激活后引发抑制行为。Gray 于 2000 年重新 行为抑制能力, 临床教学中常要求个体为达成任务 修订 RST 理论, 新理论主张奖励及其它欲求性刺 目标而去控制无关行为的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 奖 激能激活 BAS 系统, 导致趋近行为的发生; 而 BIS 励与惩罚是教育者常用的教育手段。但奖惩措施就 系统不仅对惩罚, 也会对目标冲突较为敏感, 激活 其教育功能而言, 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同等效 后导致抑制行为的发生。然而, 修订后的 RST 理论 果, 如有研究表明奖惩的频率、个体对奖惩的敏感 (1)奖励敏感性高的个体 仍无法合理解释以下现象: 性 和 预 期 性 会 影 响 其 临 床 效 果 (Crone, Bunge, 表现出更多的抑制行为, 而惩罚敏感性高的个体表 Latenstein, Van der Molen, 2005; Van der Linden, 现出较少的抑制行为(DePascalis, Fiore, Sparita, Taris, Becker, Kindt, 2007; 李小晶, 李红, 张婷, 1996; Zinbarg Revelle, 1989); (2)情绪刺激下抑制 廖渝, 2010; 刘耀中, 唐志文, 叶海英, 2012)。然而, 行为的矛盾结果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