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第四纪构造应力场.pdf
第 l1卷 第3期 震灾防御技术 Vo1.11,No.3
2016年 9月 TechnologyforEarthquakeDisasterPrevention Sept.,2016
荆振杰 ,谢富仁,王华林,雷惊吴,刘风香,2016.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郯庐断裂带山东段第四纪构造应力场.震灾防御技术
ll (3):463— 471.doi: 10.11899/zzr
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郯庐断裂带
山东段第四纪构造应力场
荆振杰 谢富仁 王华林 雷惊昊 刘风香 ’
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地壳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5
2)山东省地震局,济南 250021
3)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 100034
摘要 郯庐断裂带 (即郯城.庐江断裂带)是纵贯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的一条巨型断裂带,整体为北北东
走向。它的形成和演化对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有明显控制作用,同时又是一条现今地震活
动较为活跃的地震带,因此对郯庐断裂带周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野外观测取得
的10个测点共206条活断层擦痕数据,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计算获得了研究
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要特征:郯庐断裂及其周边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北东一东西向挤压、北西一近南北
向拉张为特征,其最大主压应力 (a1)方向为 64。一 106。,平均倾角 23。;最小主压应力 (a3)方向为
332。一 14。,平均倾角 14。;中间主应力 (a2)倾角较陡,近垂直,应力结构为走滑型。
关键词:郯庐断裂山东段 活动构造 滑动反演 第四纪构造应力场
引言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东部最为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其总体走向北北东向,一般 由2—4条或
更多近乎平行延伸的断层组成 (图 1),宽达 l0_40km,切穿中国东部不同性质的大地构造
单元,绵延2400km 以上 (王华林等,1998)。1668年 7月25日8.5级强烈地震发生在郯庐
断裂带中昌邑.莒县断层上,造成了北起莒县南至郯城 130km 的地震破裂带 (李家灵等,1992;
晁洪太等,1999;施炜,2003)。研究郯庐断裂带周边 的构造应力场,对中国东部的发震构造
及其发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前人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对中国大陆西部的许多地区构造应力场
进行了研究 (谢富仁等,1993;2001;2004),而利用这一方法对郯庐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进
行的研究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地区晚第四纪覆盖层相对较少,不易观测到断层活
动的最新痕迹。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郯庐断裂带内的活动断层,获得了
大量活动断裂的滑动擦痕,利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通过循环计算分析,
反演了郯庐断裂带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主要特征。
1基金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 (ZDJ2012.20)和 (ZDJ2012—20)联合资助
[收稿日期]2015-11-13
[作者简介]荆振杰,男,生于 1976年。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活动构造及构造应力场。E-mail:jingzhenjie@163.com
[通讯作者]谢富仁,男,生于1956年。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活动构造及构造应力场。E-mail:xxiefr@263.net
震灾防御技术 11卷
l18。E l19。 l2O。
37。N
36。
35。
1Ql2l 3 4 5 6 7/ l8 9/110· 11· 12· 130 l4●
5 ▲ l6_ I7ll.
l、第四系;2、新生代玄武岩;3、下第三系;4、前第三系;5、全新世活断层(线宽1.5mm);6、晚更新世活断层(线
宽075mm);7、早、中更新世活动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