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六一居士》详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六一居士》详解

对于居士而言,什么为累?什么为乐? 居士以官场为累,以脱身于世俗杂务,回归自然,寄情于五物为乐。 “五物”亦是外物,为何他不以为累? 累于彼者已劳矣,又多忧;累于此者既佚矣,幸无患。 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都不一样,苏轼、范仲淹、欧阳修在文章中都表达了他们对于快乐的理解。 《黄州快哉亭记》: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你所认为的“快乐”是什么? 隐退 理由 老而休; 讫无称; 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是必然规律 ; 表面上谦虚,骨子里是牢骚 ; 是儒者功成身退、知足常乐思想的必然结果。 三 宜 去 归隐决心: 第三段:在主客对话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总结 了自己想退隐的三条理由。最后归结到即使 没有“五物”可以欣赏,他也要归隐的决心。 虽无五物, 其去宜矣 复何道哉 六一居士传 一、更号原因 二、“六一”之乐 三、三宜归去 向往归老 欧阳修这篇自传文,通过对自己更名“六一居士”的陈述,对理想中“六一”之乐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应该归老后闲适安逸生活的向往。 主客问答: 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这种形式借问答层层推进,使文情顿生波澜,变呆板为活泼,化沉闷为轻松。形成所谓“举重若轻”、“娓娓道来”的风调。 1、本文以 为题,行文中极写“六一”带来的闲情雅致,中心意旨却并不在 , 而在于表明 。 2、传记形式别具一格。本文的题面虽然是传,但它却采用了赋体 的形式,使得文章波澜起伏,活泼多姿。 课堂小结 表现作者晚年寄情外物的乐趣 渴望辞官归老的心情 “六一居士传” 主客问答 1、下列句子中红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 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更:更改 B 而常置酒一壶       置:准备 C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   疾:迅速 D 吾之乐可胜道哉      胜:胜利,骄傲 D 胜,尽;胜道,说得尽 3、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退休 古— 辞别官职,颐养天年 今— 职工因年老或残废 而离开工作岗位 古 — 跑 今 — 指人的脚交互 向前移动,行走。 虽然 走 古 — 虽然这样 古 — 一旦 今 — 表转折,虽然 今 — 指一天 一日 累 累于彼者已劳矣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拖累) (积累) …… …… 4、翻译下列句子 1、然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2、虽然,吾自乞其身于朝者三年矣,一日天子恻然哀之,赐其骸骨,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 3、吾其何择哉?  然而常常忧虑不能在这五种物品中尽情享受,原因是世事给我的拖累太多了。     虽然如此,我向朝廷请求告老还乡已有三年了,(如果)某一天天子发出恻隐之心哀怜我,赐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能够和这五种物品一起回归田园,就有希望实现自己素来的愿望了。 我将选择哪方面呢 ? 苏轼认为欧阳修是“有道之人”,有人则认为他需要借助“五物”来让自己快乐,所以还是为物所累。你认为呢? (结合课后“资料信息”苏轼的话回答。) “今居士自谓六一,是其身均与五物为一也,不知其有物邪?物有之也?居士与物均为不能有,其孰能置得丧于其间?” 由此可见,欧阳修的乐,是“六一”,把自身也容于这“五物”之中,就无所谓为物所累了。 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简况: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又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刑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其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擅长诗词,诗学韩愈,多反映社会现实,有议论化、散文化倾向,词则婉约柔美,清新淡雅。他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他还善于论诗 《六一诗话》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话,以随便亲切的漫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