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第三章阶段专题复习(沪科版八年级上).ppt

13-14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第三章阶段专题复习(沪科版八年级上).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14版初中物理金榜学案配套课件:第三章阶段专题复习(沪科版八年级上)要点

* * 阶段专题复习 第三章 参考答案: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 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气体中的声速最小 ④有规律的、好听悦耳的声音 ⑤表示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分散程度有关 ⑥表示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⑦表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与发声体自身的材料、结构有关 ⑧从物理学角度: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 度: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 干扰作用的声音 ⑨来源:交通工具、工业机械、家用电器等 危害:轻则分散注意力、影响情绪;重则伤害身体,甚至危及 生命 ⑩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定义: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破碎”能力强 应用:声呐、B超、超声清洗等 ?定义: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特点:频率低、传播距离远、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小、有预警 作用 危害:能量高的次声波对机械、人体和建筑物等都有很强的破 坏力 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 (1)声音的产生条件 ①要有发声体;②发声体要振动。 (2)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3)发声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发声。 (4)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 介质。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 度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同一种介 质,当它温度改变时,传播声音的速度也有差异。例如,在 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跟踪训练】 1.(2012·安顺中考)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声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相同的。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公路旁 安装“隔声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声音是由物 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选A。 2.(2012·贵阳中考)小提琴声是通过 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 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 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 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 传递过程说明    和    都能传声。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 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 说明固体能够传声;琴声传递到听者耳中这个过程的传声介质 是空气。 答案:固体 气体 考点2 声音的特性及影响因素? 改变发声体的振动方式 改变用力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松紧、长短、粗细等 改变 方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震耳欲聋 尖锐刺耳 举例 声音好听、悦耳等 响亮或微弱 尖细或低沉 描述 发声体本身(如材料、结构、发声方式等) 振动幅度和声音的传播距离、分散程度 振动频率 影响 因素 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 声音的高低 概念 音 色 响 度 音 调 【特别提醒】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者之中有 一个发生变化,则声音变化。 【跟踪训练】 1.(2012·泉州中考)看电视时,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 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解析】选A。本题考查声音的特性。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 调节音量的大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2.(2012·宜昌中考)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 声音的      大;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 鞭炮声音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    , 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响度大。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时,声波传播到两边的墙壁上 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 的。 答案:响度 反射 3.(2011·常州中考)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 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 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 弦,如表: 0.5 40 尼龙丝 ⑤ 0.5 30 尼龙丝 ④ 0.5 40 钢 ③ 钢 ② 0.3 20 钢 ①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材料 编号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