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对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制约.pdf
第22卷第3期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V01.22No.3
2016年 9月 JOURNALOFGEOMECHANICS Sep.2016
文章 编号 :1006~616 (2016)03-0631-11
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对第 四纪
沉积环境演化的制约
杨青雄,田望学,李启文,孔令耀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武汉 430034)
摘 要:以江汉盆地周缘 区露头剖面及沉积 中心区第四纪钻孔岩芯资料为研究载
体 ,通过第 四纪地层横向对比分析 ,恢复 了江汉盆地第 四纪各时期的沉积环境,讨
论 了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对江汉平原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的控制作用。研
究表 明,早中更新世江汉盆地大部处于掀升状态,盆地周缘地带遭受剥蚀;晚更新
世地壳显现不等量运动,盆地 自北西 向中南部表现为徐缓掀升与下沉并存 ;全新
世 ,盆地周缘及波状地形 区掀升和低平原区强烈沉降进一步突显,全新世中晚期湖
泊范围达到最大。
关键词:江汉盆地 ;新构造运动 ;第 四纪 ;沉积环境
中图分类号:P546;P534.63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早在 20世纪50—60年代初期,方鸿琪…就开始研究长江流域的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运
动 ,提 出了长江流域第 四纪地层 的划分方案。同时,沈玉 昌 考察 了长江的河谷地貌与第
四纪地质 ,尤其详细研究了阶地地貌 ;杨怀仁等 也 曾在宜昌一董市之间进行详细的地貌
和第 四纪地质调查,对江汉盆地及其周缘的第四纪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划分和对比,并提交
了关于该 区地貌发展历史及第 四纪地层划分 的报告 。其后 ,孙 昌万 、杨伟 、康悦林
等 分别对江汉平原第四纪地层钻孔岩芯作了系统的古地磁学、孢粉学 、矿物学综合研究 ,
对第 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与环境探讨 ;陈华慧等 在第 四纪地质考察及参考部分钻孔资料
的基础上 ,提出了江汉平原第四纪地层划分方案 ,分别建立了平原西部、平原 内部和平原东
部的地层系统 ;曾克峰 简要评介了湖北省第 四纪磁性地层 、年代地层研究 、古气候环境
再造、沉积环境 以及地层划分与对 比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张德厚 从地貌、水系形式论述
江汉盆地新构造 的特点 ,指 出江汉盆地为继承性沉降盆地 ,同时新构造又具新生性 ,新构造
运动的类型有差异升降运动 、掀斜和拗折运动 ;施之新 叫通过江陵47号钻孔,探讨 了中更
新世后期以来钻孔所在位置 的古沉积环境演化 ;朱育新等 ¨ 选择 M1孔湖泊沉积物为载
体 ,运用文化遗物 、“C年代 、粒度、孢粉组合等分析手段 ,并结合沉积物沉积特征 以及该
收稿 日期 :2016-04-22
基金项 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 目 (12120113012800)
作者简介 :杨青雄 (1982.),男 ,工程师 ,主要从事基础地质调查工作 。E—mail:smileyangqx@163.corn
632 地 质 力 学 学 报
区文化遗址的时空分布 ,重建了晚冰期 以来该地 区古环境演化过程 ;谢远云等 ]、王秋
良等… 重建 了江汉平原江陵地区全新世距今 9ka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过程 ;张玉芬等 18]
在古地磁年代学序列的基础上,对采 自江汉平原湖区周老镇的钻孔沉积物的磁化率和 6”C
进行了分析 ,重建 了该区距今30ka以来的古气候演化阶段。
然而 ,前人多针对单个钻孔 、露头剖面 ,或局部地区的第四纪地层开展研究,缺乏整体
的横 向对 比研究,还未建立 比较完整的第 四纪地层格架;对于沉积环境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某
个钻孔或者剖面 ,极少将整个江汉盆地作为背景探讨其环境演化。本文以江汉盆地周缘区露
头剖面及沉积 中心区第 四纪钻孔岩芯资料为研究载体 ,通过第四纪地层横向对 比分析 ,恢复
了江汉盆地第 四纪各时期的沉积环境,讨论了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及对江汉平原第四
纪沉积环境演化的控制作用。
1 江汉盆地第四纪沉积序列与特征
本文主要基于湖北省地质志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