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pdf

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pdf

第 37卷 第 1期 华 东 地 质 V0l|37 NO.1 2016年 3月 EAST CH1NA GEOLOGY Mar.2O16 DOI:10.16788/j.hddz.32—1865/P.2016.01.002 江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 杨明桂 ,王光辉 ,徐梅桂。,胡青华 (1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南昌330002) (2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昌330030) (3江西省地矿局物化探大队,南昌330002) 摘要:在研编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江《西省矿产地质志》与 《江西省环境地质志》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研究江 西省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及其与地质资源环境的关系。研究认为:燕山运动时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 俯冲并相对强烈左行扭动 ,东亚陆区处于活化造山环境 ,形成 的新华夏构造体系是滨西太平洋构造活动至今 的主 体构造。在华南 ,燕山运动启动于中侏罗世,呈偏心状核幔式扩展。由于岩石圈活化与物质大规模调整,发生了岩 浆成矿大爆发,并导致地壳热胀蠕散,形成了复杂的复合动力机制。晚白垩世进入燕山期造山后与喜马拉雅期强 烈的伸展成山成盆时期,至古近纪末转变为弱造山活动,地壳趋于相对稳定,构成优越生态地质环境的同时,也带 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 关键词:江西及邻区;滨太平洋构造;陆内活化造山;伸展成山成盆;弱造山;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P5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6-1871(2016)01—010-09 江西省及邻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滨太平洋构造活 规模的岩浆成矿大爆发为世界瞩 目。近一个时期 , 动形成的滨太平洋构造域L1对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的 有学者提出这是一场伸展拉张运动 ,早 白垩世时已 影响重大而深远。这一时期 中侏罗世一早 白垩世发 进入拉张环境 。由于这场运动在时空上具有显著的 生的燕山运动为重要 的成矿时期 ,其构造独特而复 穿时性 ,且在陆壳硬化条件下岩石圈大规模物质调 杂,长期调查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 整,使构造特征十分复杂。研究角度与方法 的不同 重大 的不 同认识 。晚白垩世 以来 的燕 山期造山后与 可能是引发不 同认识的原因,作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 喜马拉雅期地壳经历了强烈伸展和古近纪末以来的 1.1燕山运动的陆缘与陆内造山带 弱造 山,与地质资源及生态环境关系十分密切 ,但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建议将东亚的燕山 础地质调查研究相对薄弱 。江西处于华东滨太平构 运动分为陆缘弧盆造山带和陆内活化造山带进行研 造与成岩成矿活动的重要地区,值此 《华东地质》创 究。当时陆缘弧盆带在锡霍特一完达 山 日本海、千 刊之际,作者在谨致贺忱之时,以江西省区域地质 、 岛群 岛、日本 、台湾、琉球、菲律宾一带 ]。陆内造 山 矿产地质、环境地质 “三志”研编取得的认识为基础 , 带东部边界在锡霍特一完达山之西、朝鲜半岛,现今 联系东南陆区,就上述 问题 ,谈 点认识 ,与 同行们 的黄海 、东海 、南海一带,西界在大兴安岭、太行 山、 讨论 。 武陵山一雪峰山一带 ,由华南东部至俄 国东部 的东 亚陆区,属于陆内造山,是在陆壳硬化环境下发生的 1 中侏罗世一早 白垩世燕 山期陆 内活化造 岩石圈构造、岩浆与成矿物质元素的活化造 山。这 山运动 种陆块 (地台)活化现象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