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pdf

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pdf

地 质 学 报 ACTAGEOLOGICASINICA Vo1.90No.102016 1 月 2 1 Oct.2567~ 2581 汶川地震断裂带碳质来源、赋存特征及构造意义 刘江 ,李海兵。’4’,司家亮。’4,刘栋梁。’4’,王焕。’4 1)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 中心,西安 ,710054; 2)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54;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4)国土资源部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内容提要 :不同尺度研究表明,碳质主要 以五种方式赋存于汶川I地震断裂带中:①断层角砾 内部、未受破坏 的 初始赋存状态;②断层泥中弥散状分布的棱角状碳质碎屑;③滑动面两侧碳质脉;④碎裂岩化碳质脉,其分支灌注 断层泥和断层角砾带裂隙;⑤地震主滑移面石墨晶体。碳质同位素 。c值范围为一26.6%o~一23.4%o,激光拉曼 光谱分析表明碳质 (不包括石墨)仅遭受不超过 250℃或沸石至葡萄石一绿纤石相的变质作用,以及断层角砾中保 留碳质沉积层理,均说明断裂带碳质来源于断裂带围岩,即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碳质不同赋存状态形成机制:①初 始赋存状态是成岩作用的结果;②弥散状分布的棱角状碳质碎屑是断层活动机械破坏的结果;③碳质脉是断层滑 移过程中,围岩碳质层(如煤线)被挤压进入断裂带,沿断层面形成的拖尾构造;④地震过程中,快速断层活动使碳 质脉碎裂岩化 ,并挤压注入构造裂隙;⑤石墨则是低结晶度碳质受 同震摩擦加热石墨化 的结果 。碳质揭示 了汶川 地震断裂带断层活动过程信息 ,尤其是与地震有关的信息:①同震滑移产生的摩擦热异常仅限于非常狭窄(mm级) 的范围内,绝大多数断裂岩碳质并未记录到摩擦热影响;②显微构造特征表明低结晶度碳质本身并未起到弱化断 层的作用,但经摩擦加热石墨化形成的石墨将导致断层强度显著降低;③汶JII地震断裂带切割多层富含碳质的烃 原岩,碳质富集现象和石墨弱化机制可能在近地表层位 (深度~10km)汶川地震断裂带普遍存在。 关键词 :碳质 ;赋存状态 ;来源 ;形成机制 ;构造意义 ;汶川地震断裂带 大地震 的频繁发生 ,给人类带来 了巨大灾难。 质高温塑性变形 (O’Haraeta1.,2006)、碳质氧化 关于研究地震机理,尤其是地震过程 中能量平衡 的 为 CO气体增加空隙压力 (Oohashieta1.,2011)、 问题 ,是地震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地震释放累积应 碳质石 墨化形 成 良好 的 固体 润滑 剂——石 墨 变能的途径包括三个方面 ,除了新破裂面所需的表 (Oohashieta1.,2011;Kuoeta1.,2014)都能使断层 面能和地震波释放的动能之外 ,还包括散失的摩擦 摩擦阻力在同震滑动阶段大幅度降低,甚至至 0.2 热能 (Kanamorieta1.,2006)。摩擦热 因而是研究 以下,远低 于 常见 岩石 摩擦 系 数 0.60~0.85 地震能量平衡和评估地震破坏力的关键之一。 (Byerlee,1978)。另一方面,碳质是潜在的 “断层温 近年来 ,一些大地震 的发震断裂富集碳质 (包括 度计”。碳质的变形方式 (脆性和塑性)(O’Haraet 不同结晶度的单质碳和地层 中有机来源的碳),且碳 a1.,2006;Oohashieta1.,2011)、反射率 (Sagaguchi 质在同震摩擦热研究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 ,引起研究 eta1.,2011;Kitamura eta1.,2012;Fulton eta1., 者们 的 注 意 。例 如 1944年 日本 东 南 海 地 震 2012)和激光拉曼光谱参数 (Hironoeta1.,2009)均 (Mw8.1)(Hironoeta1.,2009;Sagaguchieta1., 是同震摩擦热异常的指示标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