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镇江东部大路—姚桥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pdf
第 40卷 第 2期 地质学刊 Vo1.40No.2
2016年 6月 JournalofGeology Jun.,2016
江苏镇江东部大路一姚桥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
苗巧银 ,陈火根 ,李 向前 ,宗开红 ,潘明宝 ,骆 丁 ,
张 平 ,尚通晓 ,武健强
(1.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18;2.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49)
摘要:通过地震剖面、可控源异常体解译 、野外露头剖面勘察以及施工钻孔和连孔剖面等资料,首次详细证实了大
路一姚桥断裂具新构造运动特征,根据邻区测年结果及中晚更新世沉积的下蜀组老黄土,推断出断层的活动时间
为第四纪中更新世早期和中更新世以前。新构造运动致使中更新世以来断层两侧沉积了完全不同的岩相特征,形
成了2套不同的沉积体系。新构造运动的发现对镇江市的规划和建设以及地质灾害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对苏锡常地裂缝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第四系中更新世之前;可控源异常体 ;沉积体系差异 ;大路一姚桥断裂;江苏镇江
中图分类号:P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36(2016)02—0220—08
镇。由于苏锡常地裂缝引起的一系列地质灾害已引
0 引 言 起国家重视 (武健强等,2014),所以苏锡常断裂段
在镇江区域大路一姚桥断裂的新构造运动研究已被
镇江地区是江苏地震活动的重点监测区,具有 提上 日程。鉴于在平原区新构造活动的发现主要是
多次历史地震记录。根据江苏省地震局提供的资 通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直观证据比较受限,所以本
料,1981--2000年,镇江地区共发生 23次地震,多 次研究将通过地震、可控源、野外勘察剖面及钻孔等
数分布在沿江断裂和茅 山断裂区域。1976年,姚桥 一 系列证据进行论证。
南部发生 1次 1.9级地震,2000年,该点东侧发生 新构造运动是指迄今有着复活活动 (包括地震
2.8级地震。所以,大路一姚桥断裂活动性的研究 活动)的构造带和构造体系,具有继承性、连续性、
已成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继发性等特点,但新构造运动的时限一直存在着争
镇江活动断层发育,比较重要的深大断裂为茅 议,其中主导性观点有以下4种。
东断裂、沿江断裂、大路一姚桥断裂。其 中,茅东断 (1)新构造是指 自新近纪到第四纪初期的地质
裂和沿江断裂研究程度较高;大路一姚桥断裂地处 构造 。
平原区,研究程度较低 ,对其空间位置、延伸及性质 (2)新构造运动是第三纪 以来发生的地壳
均存在较大争论,尤其是该断裂是否具备新构造运 运动 。
动特征更是一片空白。由于镇江城市为东西向长条 (3)进入第四纪时期所发生的构造活动都可视
区域,城市向东发展,该断裂的活动性研究成为不可 为新构造运动 。
回避的问题 。 (4) 《地球科学大辞典》将 78万年 (中更新世)
大路一姚桥断裂为区域性断裂苏锡常断裂的一 以来活动过的构造作为新构造 ,认为在 中国大陆普
部分,苏锡常断裂发育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 遍存在早更新统和中更新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中
州等地(江苏省地质矿产局 ,1987;江苏省地质调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