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湿温1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 一、定义 季节:夏末秋初+多雨 病因—湿+热 病机---气机阻滞, 脾胃功能、水液代谢失常 表现---身热不扬为主的外感病 长夏 长夏位于夏末秋初,(即阴历6月、阳历7—8月) 有说涵盖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节气 有的指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 二、特点 1、季节性强 2、以脾胃为中心,弥漫全身 3、矛盾症状 4、病程长 缠绵难愈 三、历史沿革 湿温之名最早见于《难经》 《薛生白湿热病篇》专题论述 四、发病过程: 1、起上焦,传中焦(此阶段最长)下焦 2、初起一般卫气同病,流连气分, 有湿存在时,不入血分。 五、发展趋势: 1、湿热已解,脾胃功能未复 2、化热成温,入营血 3、化寒,寒水内停 六、诊断要点 1、发病季节,夏秋之交(多属于肠道传染) 2、起病缓,初起有恶寒发热表现,恶寒重。热势不扬,身重,胸脘痞闷,苔腻,脉濡。 3、传变慢,病势缠绵,病程长。多流连于中焦气分 4、可出现白培 七、治疗 湿(重) 热 (重) 并重 吴鞠通所说:“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病机用药—结合 湿热病开篇 开上 畅中 渗下 辛温宣透 辛温开郁,苦温燥湿 苦寒燥湿 淡渗利湿 苦寒清利 健脾益气,醒胃消导 理气行滞 开通肺气 四禁,三复 类似西医疾病 伤寒 副伤寒 沙门氏菌感染 钩端螺旋体病 伤寒、副伤寒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之一。 肠伤寒也叫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经水及食物传播。 伤寒杆菌由口进入消化道,侵犯小肠粘膜的淋巴组织,在淋巴结内繁殖增多,再进入血液引起发烧、困倦、头痛、全身不适及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称菌血症期,如做血培养,可见伤寒杆菌生长。细菌随血流带到各个脏器,但主要病变在肠道。发病第1周,小肠壁的淋巴结皆肿胀,第二、第三周,在肿胀的基础上,局部坏死、结痂,结痂脱落即形成溃疡,溃疡达到一定深度、大小,可以引起出血和穿孔。 沙门氏菌属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因沙门氏菌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按其主要症候群,可分为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和局部化脓性感染四型。 (1)肠炎型(食物中毒):是沙门氏菌感染最常见的形式,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起病急骤,常伴有恶寒、发热,但热度一般不甚高,同时出现腹绞痛、气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发生腹泻,一天数次至十数次或更多,如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有些有恶臭。粪便中常混有未消化食物及少量粘液,偶带脓血,当炎症蔓延至结肠下段时,可有里急后重。病程大多为2~4天,有时持续时间较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时,以腹泻、高热为主,脓血便多见;成人高热较少,热程较短,腹痛及里急后重较多,而儿童高热较久,呕吐及脱水较多。   偶有呈霍乱样暴发性胃肠炎型者,病人呕吐和腹泻均剧烈,体温在病初时升高,立即下降,脉弱而速,可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尿少或尿闭,如抢救不及时,可于短期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2)伤寒型:非伤寒沙门氏细菌感染时,可引起类似伤寒的临床表现,其中以猪霍乱菌较常见。症状一般较伤寒轻,长期发热,伴胃肠道症状,或以胃肠炎为前驱表现,皮疹少见,腹泻较多,可见脾肿大,白细胞总数低下,而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少。病程大多仅1~3周,血和粪便培养可获有关沙门氏菌。复发机会比伤寒多 辨证论治 湿重于热 湿热并重 热重于湿 湿热变证 1.1?? 表现:恶寒少汗或无汗,身热不扬,午后热象明显,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纳呆,不饥,甚则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小便不利,苔白腻,脉濡缓。 上焦 表里同病 湿重于热 辛宣 芳化 祛除表里之湿 兼泄热 表湿----宣散 辛为主 里湿----燥,健,利 藿香, 半夏,厚朴 茯苓,薏米,泽泻, 豆豉,杏仁 蔻仁 猪苓 藿朴夏苓汤(《医原》) 藿香二钱,半夏一钱半,赤苓三钱,杏仁二钱, 生薏仁四钱 ,蔻仁六分,猪苓一钱半,泽泻一钱半, 淡豆豉三钱,厚朴一钱 。 注意随证加减 宣畅力度弱+苏叶 白芷 藿香正气散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②三仁汤(《温病条辨》) 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蔻仁二钱, 竹叶二钱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