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与传承-现代家庭中的民间信仰神圣空间——以福州市临水夫人信仰为例.pdfVIP

根植与传承-现代家庭中的民间信仰神圣空间——以福州市临水夫人信仰为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根植与传承-现代家庭中的民间信仰神圣空间——以福州市临水夫人信仰为例.pdf

根植与传承:现代家庭中的 民间信仰神圣空间 ——以福州市临水夫人信仰为例4 胡晓容郑衡泌 神圣空间是一种承载文化的平台和反映社会过程的文本。对民间信仰家庭神圣空间的研究, 能直观揭示民间信仰这一地方传统文化通过家庭神圣空间得以复兴-9传承的过程。研究从微观层 面出发,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参-9观察等方法对家庭神圣空间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家庭神圣 空间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空间自身及其中物品的神圣性与日常性可进行弹性转换,这使得神圣 空间深刻地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根植一传承”是民间信仰生命力之所在,私密性和隐蔽性促 使家庭神圣空间成为信仰的传承平台之一,而对日常生活的嵌入则展演了信仰深深根植于家庭和 个人以保存传承资源的过程。同时,研究发现核心信众希望操纵家庭神圣空间而获得家庭内部话 语权的提升,其本质是现代化背景下社会转向非传统化。 关键词:家庭神圣空间 民间信仰 临水夫人 福州 作者 胡晓容,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郑衡泌,通讯作者,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神圣空间是真实的存在空间,对宗教者面言,可以体验到一种断裂和突破点,其空间品质不 同于其他,使人感觉气氛神圣①。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形态和朝圣场所,而且成为一种可供 分析与解读的文本,一种象征和意义系统。研究者试图通过凝视神圣空间以理解社会过程和文化 过程,并逐步将聚焦于宗教景观的目光转向空间自身②。 自20世纪80年代起,民间信仰神圣空间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研究着眼于“中心一四 方(环)”概念下的聚落神圣空间,研究聚落神圣空间景观格局并解读其内在涵意③。这些研究 + 本课题由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F及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 M.TheSacredthe Nature York:TraskWRTrans.Renew ①Eliade ofReligion.New 1987,Original Profane:The work 1957. published ②朱兹、钱俊希等:《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示》,《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3期,第643—648页。 ③此类研究有:陈怡瑾:《中港溪流域民间信仰之空间性》,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潘朝阳: 《西湖溪谷地的客家聚落空间及宗教神圣空间》,《闽台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第63—76页;潘朝阳:《台湾 传统汉文化区域构成及其空间性一以猫里区为例的文化历史地理诠释》,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博士学位论 文,1994年;潘朝阳:《宗教、寺庙、后龙溪谷地通俗信仰的区域特色》,《师大地理教育(台湾)》1980年第6 期,第79—93页;潘朝阳:《苗栗嘉盛庄村庙的空间布置及其内涵》,《师大地理研究报告(台湾)》1990年第16 期,第247—275页;朱毓慧:《公馆平原祠庙之空间配置及景观内涵》,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 年;郑志明:《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民间宗教之研究与前瞻》,《台湾文献》2001年第2期,第127—148页。 .R6· 万方数据 根植与传承:现代家庭中的民间信仰神圣空间◎ 扩展了我们关于民间信仰的研究视野,然而仍有一定局限:已有研究涵盖大部分空间尺度,但缺 乏在家庭层面的讨论,公共宫庙的空间状况及宫庙间的联系规律不完全适合于家庭神圣空间,家 庭空问因其私密性和隐蔽性而具有独特的特征。 宗教地理学者对神圣空间关注尺度已由公共空间转向与日常生活更贴近的“微空间”,如 家、学校和路边神龛等①。不过,其中对民间信仰在家庭中的空间关注却相对较少。民间信仰却 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信仰基底色彩,是地方深厚传统的一部分,地方认同得以承续的依托之一。 家庭中的民间信仰空间,是家庭与地方信仰传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