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始 而 意 动 继 而 内 动 再 之 外 动 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 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简介 中文名称: 太极拳 其他名称: 十三势 绵拳 长拳 软手 所属民族: 汉族 所属地区: 河南 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 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之意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 唐朝许宣平, 宋朝张三峰, 明朝张三丰, 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 虽张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太极拳论》,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源出陈式太极拳,而持陈王廷创拳之说。 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 其他各大流派均源于陈派 太极拳的起源和创始人 太极拳的来源是综合吸收了明代名家拳法,特别是吸取了戚继光的三十二势长拳,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 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使太极拳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 。首先表现在太极拳始终处于运动之中,动作衔接紧密,劲断意不断,势断意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同时,太极拳运动也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太极拳中存在着刚柔、虚实、动静、快慢、开合、曲伸等诸对既对立统一,又可相互转化的矛盾。 太极拳的来源 太极拳的特点 基本方法: 棚 捋 挤 按 採 挒 肘 靠 进 退 顾 盼 定 在运动中,要求静心用意,以意识引导动作,动作与呼吸紧密配合,呼吸要平稳,深匀自然,动作要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身体保持疏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绵绵不断,轻柔自然,动作弧形,园活不滞,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动作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动作之间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动作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完整。在推手中,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尤其讲究“听劲”,通过身体触 觉,来判断对方力量的大小、方向、部位,并及时做出反应,如对方刚力来打, 我则以柔化之,“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人而动,随机应变。 太极拳的流派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等五派太极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太极拳被列为全国武术比赛和表演项目。 1989年起,有关专家以五式传统套路为素材,相继创编出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还创编了用于全国武术锦标赛的四十二式太极拳和四十二式太极剑竞赛套路。 太极拳赛事 从1986年起正式举办每年一届的“全国太极拳剑、推手比赛”。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单一拳种的全国赛制。 1997年以来,在国际武联下属各洲举办的武术锦标赛和1991年开始举办的每两年一届的“世界武术锦标赛”中都设有太极拳比赛。 从1990年后,在亚运会、东南亚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武术比赛中也都设有太极拳比赛。 各地民间也争相采用观摩交流、邀请赛、联谊会、年会和节庆活动等形式,开展太极拳活动。其中规模较大且有连续性的是起自1991年的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和起自1992年的河南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 24式简化太极拳来历 1955年原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为国家体育总局)决定以流传面和适应性最广泛的杨式太极拳为基础,按着简练明确、易学易练的原则,选择主要内容重新编排,保留太极拳的传统风貌,突出太极拳的群众性和健身性。遵循上述方案,经过反复修订,终于产生了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编审的统一武术教材——简化太极拳,由于其全套共有24个动作,故又称24式简化太极拳。 整个套路虽然只有24个动作,但相比传统的太极拳套路来讲,其内容更精炼了,动作更规范了,并且也能充分体现出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正是因为24式太极拳套路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容充实,易学易练,所以深受太极拳学练者喜爱。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24式简化太极拳的特点 全部内容选自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柔和均匀,姿势中正平稳,老幼咸宜, 人人可练,易于推广。为传统套路的1/4~1/3,适于在早操、工间操活动 中开展。 内容尽量减少重复。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主要技术内容及基本规格要领,同时又避免了传统套路中半数以上为重复动作的现象。 内容编排突破了固有程序。按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