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细胞自噬专题SpecialTopicCellAutophagy.PDF
Special Topic: Cell Autophagy 细胞自噬专题
Review 综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Progress in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12, 39(3): 204~209
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
1) 1)** 2)**
马 泰 孙国平 李家斌
1) 2)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合肥230022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合肥230022)
摘要 细胞自噬的研究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热点之一,广泛参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目前普遍采用的自噬检测方法包括电
镜、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自噬体及其标志蛋白.研究的深入对自噬的检测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噬功能
障碍包括自噬体形成和降解障碍,因此,准确全面地评估自噬不仅包括自噬体的检测,还包括动态观察整个自噬性降解的过
程是否顺畅(即自噬潮分析) .另外,通过药物或基因干预技术来人为地调控自噬以观察其在体内体外模型中的作用也是自噬
分析的重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方法单独应用均不能作为自噬的依据,对任何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解释时必须慎
重,特别是不能将自噬体的增多减少或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高低等同于自噬的增强或减弱.
关键词 细胞自噬,自噬体,微管相关蛋白1 轻链3,自噬潮,检测方法
学科分类号 Q251 ,Q-31 DOI: 10.3724/SP.J.1206.2012.00010
“自噬” 的概念由比利时科学家Christian de 整个机体水平去探讨其功能及作用.
Duve 在 1963 年溶酶体国际会议上首先提出,是指 自噬过程是一系列自噬性结构逐渐演变的过
一些需降解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等胞浆成分被包裹, 程. 自噬被诱导后,细胞内形成一种称为隔离膜
并最终运送至溶酶体降解的过程,自噬性降解产生 (isolation membrane) 或吞噬泡(phagopore) 的小囊泡
的氨基酸和其他一些小分子物质可被再利用或产生 样结构,并与需降解的胞浆成分集结在一起,然后
能量.现已明确,自噬的主要功能之一实际上是在 隔离膜延伸并包裹封闭胞浆成分形成一个双层膜的
细胞受到应激性的死亡威胁时保持细胞的存活,这 结构,即自噬体(autophosome),自噬体与溶酶体直
是真核细胞维持稳态、实现更新的一种重要的进化 接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autopholysome) ,或先与内
保守机制. 虽然广义上的自噬包括巨自噬 涵体融合形成自噬内涵体(amphisome)后再与溶酶
(macro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 和分子 体融合,包裹的胞浆成分最终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
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on-mediated autophagy) 三种 被降解利用.
类型,通常所说的自噬即指巨自噬,也是目前研究 目前,人们对自噬的检测主要包括基于检测自
最多的. 噬体的直接(观察自噬体的形态)和间接(检测自噬体
时至今日,自噬的研究已经成为继凋亡之后生 表面蛋白标记) 的方法以及基于自噬性降解原理设
物医学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特别是过去的 10 年见 计的一些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对自噬通路的
证了自噬研究的飞速发展.除维持生理状态下机体 调控来全面评价自噬功能对细胞行为或机体功能的
的稳态功能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失调可能
[1]
与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