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书后.PDFVIP

《隋唐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书后.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隋唐政治、制度与对外关系》书后

蒙朱振宏教授提供,象牙塔网络发布() 《中國中古史研究》第十期 2010年12月‧頁287-299 《隋唐政治、制度與對外關係》書後 李鴻賓* 朱振宏教授新作《隋唐政治、制度與對外關係》(以下簡稱「朱書」) (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 年)是作者的論文合集,分別由 〈隋煬帝儲位問題研究〉、〈「唐高祖稱臣於突厥事」的再檢討〉、〈唐太 宗「渭水事件」論析〉、〈論貞觀十三年(639 )「九成宮事件」及其影響〉、 〈唐代「皇帝‧天可汗」釋義〉、〈「桃花石」與「天可汗」〉、〈唐代羈縻 府州研究〉、〈隋唐輟朝制度研究〉、〈隋朝中央涉外機構及其與朝鮮三國 使節往來之研究〉和〈東突厥啟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出身小考〉10 篇論 文組成。因作者的研究範圍與我本人有部分的重合,出自興趣,有幾篇 文章我以前既有拜讀,此次一併領略,更有感受。首先,對文集這種形 式,我是持讚賞態度的。單篇文章能夠寫出,一般性的要求是篇篇要有 新意的,將它們組合在一起,對作者撰寫和研究的領域能有一個集中的 瞭解。其次,以往的學者(特別是名家),他們一生的學術研究,大都 是以論文集的形式表現出來的,如陳寅恪、唐長孺、周一良等等,莫不 如此。所以我對論文集的形式一直心存好感。然而,最近若干年在大陸 的學術界,特別是評審(價)機制,有一種傾向,就是重視專著而忽視 論文集的價值,給我的印象似乎是文集這種形式本身的學術含量就小於 專著。在我所閱覽的作品範圍內,就不止一次地看到以專著的形式隱含 論文集這種「掛羊頭賣狗肉」不倫不類的現象。實際上,在我看來,明 明白白地以論文集的方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貢獻於學術同仁,是最好的 方式。自然,這與以專著形式發表自己觀點的作品是不同的兩碼事。基 於此,我對朱振宏教授這部集子的興趣就體現在形式與內容兩個層面, 形式問題相對簡單,就此打住,以下我關注的則是其書的內容,我分成 * 李鴻賓,(北京)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蒙朱振宏教授提供,象牙塔网络发布() 288 中國中古史研究 第十期2010.12 以下幾個部分談我的感受。順帶一說,下面的評論不是全方位和周詳的 設置,按照道理講,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全書整體做通盤的判斷,但於我 而言,選擇其間若干我感興趣的話題言說,似乎更能反映我讀其書的切 實感受。就讀書自身的追尋而論,讀者對其中的問題,往往是那些自己 比較關注的地方才能引起共鳴,所以我對朱書所做的評論,不是整體、 全面性的,而是其中的若干部分。 一 如書名所示,作者討論的政治、制度與對外關係,就內容的分類講, 實際上就是事件與制度兩部分。我讀後的感覺,作者在這兩個方面的研 究,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尤其表現在前者。有關政治事件的研究,我 舉以下數例: 第一,〈隋煬帝儲位問題研究〉: 此文涉及的是隋朝煬帝儲位設置的問題。此問題關乎王統承續之合 法性,向來為皇室、宮廷和朝臣所關注,歷朝歷代不知多少帷幄籌謀精 力於此,同樣也成為學者極力關心和討論的焦點,如同清代雍正儲位之 1 成為學術鑽研之焦點一般。在本篇裡,作者的基本觀點是:煬帝登基 以後,本來也是冊立好了皇太子的儲位,然而,太子楊昭因病去世後, 儲君一位遂懸滯下來,終煬帝之弑 ,一直沒有很好地解決。朱振宏研究 的新意在於,煬帝曾經屬意並扶持過次子楊暕為儲君人選,但他不法驕 奢的行為令煬帝很失望,遂轉向楊侗和楊侑,但也沒有解決問題。煬帝 被殺後,反隋群雄為爭奪帝位正統,又分別冊立楊隋宗室諸成員各自為 帝,成為他們爭權奪位的砝碼,直到李淵建唐消滅其他勢力、李世民北 討東突厥時宗室楊政道歸唐,煬帝儲位之爭的鬧劇遂告完結。此文給我 較深的印記在於太子楊昭之死的緣由分析上面。 楊昭之死,傳世文獻雖多有記載,但卻殊為簡略,至今諱暗不明。 1 參見王鍾翰,〈清世宗奪嫡考實〉,原載《燕京學報》第48期,1948年;又收載同 作者,《清史雜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第147-193頁。 蒙朱振宏教授提供,象牙塔网络发布() 《隋唐政治、制度與對外關係》書後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