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嘉兴古园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上的嘉兴古园林

历史上的嘉兴古园林 嘉兴是马家浜文化以及古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它位于长江三角洲,濒临东海、杭州湾,与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交流较多,影响较大。因而嘉兴所体现的人文环境具有自身的地域性和独特的价值,突出反映传统性、开放性、多元性的文化特点以及信奉宗教和祖先崇拜的民俗文化特点。 那时的嘉兴文人,春天去游范蠡湖,迈步上城墙,口吟“落花三月葬西施”的诗句,趴在垛口探身可以去折湖畔的柳条,拗几枝粉红的野桃花。   澄海门襟对鸳鸯湖,那是城郭外最大的湖泊,“百有二十顷”,湖烟波浩渺,中隔长堤(南北向),堤上五龙桥、潦波桥、跨塘桥,石拱耸峙,碧水轻拍。堤上栽垂柳,柳丝飘拂,翠色烟笼十里。鸳鸯湖上,洲渚、蟹舍、渔村,居人捕鱼捉虾,产菱芡,亦植桑养蚕。蒲作英年少时,真如古刹、真如塔、放鹤洲、珠庵台桂、闲敞轩、桃花庙等名胜,大多未曾废圮。此是城西南一方胜景。城东南,有浸名滮湖,亦称马场湖、南湖。滮湖与鸳鸯湖相通,水域颇难界别,近世以来混为一谈。滮湖倚水千家,背城百雉,蒹葭杨柳,菱叶荷花,绿漫波光。历代达官巨贾的园宅,多筑于此。湖中烟雨楼,名最著。“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张宗子写烟雨楼、滮湖,胜外多多。交代府城西北隅还有一处胜迹:穆湖,亦称穆溪、穆湖溪。“南湖菱胜北湖偏”。 烟雨楼是南湖湖心岛上的主要建筑,现已成为岛上整个园林的泛称。五代以前,此地尚无园林建筑。后晋天福年间(936一945),吴越国王钱镠第四子广陵王钱元镣任中吴节度使时,在湖畔筑宾舍以为“登眺之所”,才逐渐成为游览之区。北宋以后,湖畔陆续兴建园林有:潘师旦园、高氏圃、南湖草堂、列岫亭、水心亭、乐郊亭、勺园、颜家园、瓣香阁、秋水阁等,明代,江南商品经济繁荣,嘉兴被誉为“东南一都会”,南湖游览兴盛。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将挖出的河泥填入湖中,成一“厚五丈,广二十丈”的小岛,四面环水,俗称湖心岛。次年在岛上建烟雨楼,形成独特的景观。岛上建筑除烟雨楼主楼外还有清晖堂、菱香水榭、菰云移、宝梅亭、鉴亭、来许亭、观音阁、长廊等。烟雨楼,最早是五代后晋时(940年前后)吴越国广陵王钱元璙建在湖畔的一座台榭,直到南宋绍定二年(1229)在吴潜的《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里,才开始见到“烟雨楼”之名。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嘉兴知府赵瀛在湖心岛上建烟雨楼,从此楼遂在湖中。后几经修葺,至明末楼毁,清初再建。清同治初年,烟雨楼又毁于战火,直到民国7年(1918)才重建主楼,形成现在的格局。烟雨楼坐南朝北,面对城垣。到乾隆帝南巡时,烟雨楼改建为南向而北负城廓。烟雨楼两层,重檐歇山顶,楼上楼下都有回廊环通;楼前檐悬董必武书“烟雨楼”匾,楼下正厅挂董必武撰书的楹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垫起,到处皆闻殷殷雷”。烟雨楼是嘉兴的名胜,以秀巧取胜,是观雨景的最佳胜处。明末张岱写烟雨楼,“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是对烟雨楼的传神写照。乾隆六下江南,八次登临烟雨楼,一再赋诗,备致赞赏,曾亲画烟雨楼图,刻石置于楼中,并仿照此楼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青莲岛上仿建一所楼阁,亦名烟雨楼。 落帆亭是古代杉青闸附近的一处园林。杉青闸是古代大运河上的著名水闸,亦称“杉青第一闸”。宋时在此建有官舍,落帆亭布置在官舍旁,因船只过闸落帆,故称落帆亭,“杉闸风帆”被列为嘉禾八景之一。史载北宋神宗熙宁(1068)初重建落帆亭,当时是官吏和过闸客商游憩之所。亭畔“浓绿暗宫柳,肥红绽野梅”景色极佳。以后历经修建,更驰名远近,现代人编写的《江南园林志》也将它列为名园。落帆亭于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民国10年(1921)再次修整,园内有园林建筑2500平方米,太白亭、帆影亭、门亭、六角亭以及假山等。池塘中遍植荷花,清香四溢,风光优美,亭前池中遍植荷花。亭对面有古羞墓,相传是汉朱买臣妻崔氏葬所,亭后原有嘉禾墩,相传为三国吴黄龙三年(231)“野稻自生”之处,嘉禾古名禾兴即源于此。登上假山顶上的落帆亭,极目远眺,运河上长虹卧波、帆影点点、飞鸟展翅、渔歌高吭,水乡美景一览无余。抗战后落帆亭已败落,1967年又遭严重破坏,1988年,修葺重建落帆亭,略具原型。 南湖烟雨楼 落帆亭 古纸上的嘉兴园林 编者按:嘉兴学院社科部讲师史晴近有《对嘉兴地区古代园林状况的考察———江南文化个案研究之一》长篇论文,论述了嘉兴古代园林和私家园宅自发轫经兴盛发达至衰败三个时期的详细状况,光所附古代嘉兴(今市区)私家园宅介绍就达一百二十余家,许多是孤陋如编者所闻所未闻的。本版自今日起将分上中下三期选刊文中所述六所名园的情况,以飨各界关心其事者。 ??? 一、宋嘉兴沈氏园(北山草堂,其址后属嘉善县) ??? 据光绪《嘉兴府志》载: ??? 明项玉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