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免疫学信息网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他免疫细胞 是指能捕捉、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提呈给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APC的分类 专职: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B细胞。 兼职: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 是抗原提呈能力最强的APC细胞 特点:①能高水平表达MHC-II类分子; ②可表达参与抗原摄取和转运的特殊膜受体; ③能有效摄取和处理抗原,然后迁移至T细胞区; ④能活化未致敏T细胞; ⑤抗原提呈效率高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与发育—DC的来源 DC的来源 DC主要有两种来源,即髓源性和血源性。 髓源性DC是指由骨髓和脐血中CD34+造血祖细胞生成的DC。 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属于血源性,某些单个细胞在GM-CSF和IL-4作用下可转变为DC。 树突状细胞的来源、分化与发育—DC的分化与发育 参与DC分化与发育的因素 1、细胞因子是调节DC成熟过程的重要因素:GM-CSF、TNF-α促进DC分化;IL-1、IL-6和IL-12辅助DC成熟。2、DC的成熟也受其自身表达的黏附分子 DC表面标志 CD11c+DC属于血液中成熟的DC, CD11c-DC为低水平表达黏附分子的非成熟DC。 DC的迁移与成熟 DC在成熟过程中,其捕获和处理抗原的能力逐渐降低,但提呈的能力则明显增强。成熟后从非淋巴组织迁移到次级淋巴器官,从而激发T细胞应答。 DC的分布与分类 淋巴样组织中的DC:滤泡DC、并指状DC和胸腺DC 非淋巴样组织DC:朗格汉斯细胞和间质细胞 循环的DC DC的分布与分类 滤泡树突状细胞是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内的重要APC,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R和C3bR结合免疫复合物,使免疫细胞识别以免疫复合物形式存在的抗原。 并指状细胞 分布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和次级淋巴组织中的重要APC。为朗格汉斯细胞衍生而来。 胸腺树突状细胞 位于胸腺皮质/髓质交界处和髓质部分,生命周期很短,仅2~3周。 朗格汉斯细胞 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细胞 间质性DC 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肾脏、肺脏等实质器官间质的毛细血管附近。 循环DC 主要包括血液DC和淋巴DC。具有较强的摄取抗原能力,能在体外自发地与T细胞形成DC-T细胞蔟,激活未致敏T细胞,启动初次免疫应答。 D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生物学特性 DC的共同特征:①形态上呈树突样;②表达CD1a、高水平MHC-II类抗原和多种辅助分子,但缺乏CD14和非特异性酯酶的表达;③胞浆内存在特异性Birbeck颗粒状结构;④吞噬功能较低;⑤可有效诱导巢居的静息性幼稚T细胞发生增生。 DC的表面标志 DC表面表达某些可特异性结合病原微生物的受体,以及FcR和IgE分子等 D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生物学功能 抗原提呈 利用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摄取可溶性抗原;具有强大的液相吞饮功能;通过吞噬作用摄取大颗粒或微生物。 参与T细胞发育、分化和激活 DC作为重要的胸腺间质细胞,对T细胞在胸腺中的选择过程起重要作用。DC对外周T细胞的分化也发挥重要作用。提供T细胞激活的协同刺激信号 D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生物学功能 参与B细胞发育、分化及激活①促进生发中心对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②与B细胞膜表面高亲和力Ig的表达和V基因的重排有关;③DC高表达FcR、CR,使其膜表面可长时间附着一定量的抗原,通过长时间刺激记忆B细胞,使其保持免疫记忆;④促进静止的B细胞表达B7分子,使其具有抗原提呈功能;⑤通过释放可溶性因子直接调节B细胞的生长与分化;⑥可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CD40+B细胞生长和分化;⑦人外周血DC表达类似CD40L的分子,参与B细胞的激活 D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生物学功能 免疫调节作用 DC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功能的调节;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介导其他免疫细胞的趋化作用。 免疫监视功能 某些前体DC对局部各种化学信号十分敏感,在体内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DC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DC与疾病的关系 DC参与多种疾病过程的发生;基于DC的各种治疗方案 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包括骨髓内的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骨髓内中的髓样干细胞受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发育成前单核细胞。前单核细胞进一步发育成为单核细胞进入血流。然后移行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内,发育成熟为巨噬细胞。 单核吞噬细胞的生物学特征 形态特征 表面标志 酶和分泌产物 巨噬细胞的激活过程 触发应答阶段 当病原体等异物与静止状态的Mφ表面受体接触, Mφ活化,增生、趋化并吞噬异物。没有MHC-II类分子表达,无提呈抗原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启动兴奋阶段 应答的Mφ受淋巴因子等第一类信号启动成为兴奋或启动的M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