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移动通信概述(4学时).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移动通信概述(4学时)

第二部分 移动通信概述(4学时) 引言 一、移动通信的概念 二、移动通信的特点及分类 三、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四、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五、移动通信系统的频段使用 复习题 引言 复习一下中学阶段的物理知识: 1、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通过实验来间接观察它的存在? 电磁波由变化的电流产生。 当打开日光灯时,会在附近的收音机中听到杂音,这杂音就是电路通断时形成时断时续的电流,在周围空间激发出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而产生的 。 把手机放在电脑旁,来电会引起屏幕闪烁。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波速、频率、波长间有什么关系? 3×108m/s , c =λ × f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由于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不同,用途也不同。电磁波可用来进行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有了广播和电视,就把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变成了事实。 那么怎样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和图像呢? 对比:飞鸽传书--利用鸽子传递信息。鸽子是信息的“载体” 无线电广播、电视、通信--利用电磁波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20Hz~20KHz,称为音频;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受环境影响大,衰减快,所以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 电磁波频率高,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较长的传播距离,但人耳却听不到。 如果将声音通过话筒转换成电信号,装载到具有强辐射力、波长短、频率高的电磁振荡波上,然后借助天线发射出去,就可以传播的很远。 调制信号:音频信号 载波信号:发射机中由振荡电路产生的高频载波信号; 调制:把音频信号装到载波上的过程; 已调信号:经过调制后的高频震荡信号;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这个音频电信号不能直接用来发射,------类似于要发出的信件; 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电磁波,----类似于要远飞的信鸽; 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类似于把信绑在信鸽的身上; 天线把载有音频电信号的高频电磁波发射出去,----类似于信鸽的放飞。 接收:由收音机完成:天线接收在空中传播的各种各样的电磁波,没有选择性,若把天线接收过来的电磁波全部转换成声音,只会一片嘈杂; 选台和解调:通过调谐器从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中选择我们要接收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然后通过解调器从高频电信号中解调出音频电信号。 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由电视台完成。 声音信号由话筒转换成电信号,将其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成为高频信号,由发射机发射出去,然后由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 接收:由电视机完成。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接收到高频信号,取出图像和声音电信号并放大,然后由显像管还原成图像、由扬声器放出声音。 移动通信 1、移动电话机由电磁波来传递声音,它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接收台; 2、移动电话靠基地台(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使在不同地方的人可以互相通话。 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手机体积小,发射功率不大, 天线简单,灵敏度不高。 无绳电话:主机和手机间没有电话线相连,靠无线电波沟通, 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 手机不能离主机太远。 移动通信的概念 1.什么是移动通信 2.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规划: 大区制、小区制、蜂窝、小区分裂、直放站 3.移动通信的基本制式 4.移动通信的频段 5.什么是网络接入号 1.什么是移动通信 就是指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或暂时静止)中进行信息交换的。其中,包括移动台与固定台之间通信,移动台与移动台之间通信。 移动用户:移动用户有便携式、手提式、车载式三种。所以说移动台不单指手机, 手机只是一种便携式的移动台。 固定用户包括:市话用户、长途用户。 2.移动通信系统的小区规划 (1)大区制:大区制是指把一个通信服务区域仅规划为一个或少数几个无线覆盖区,每个无线区的半径在25~45 km左右, 用户容量为几十至数百个。每个无线区仅为一个基站所覆盖, 基站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 大区制的缺点: a.系统容量不高, 不能满足用户数目日益增加的需要, 这是由制式本身决定的, 无法克服。 b.移动台的天线低, 发射功率受限, 在大的覆盖区内, 上行链路(由移动台到基站)的通信就无法保证了, 为此, 常采用分集接收技术。 即在服务区内设置若干个分集接收点Rd与基站相连, 以保证上行链路的通信质量。 c.在大区制中,移动用户只要在服务区内,无论移动到何处,信息的交换和控制都是通过一个基站进行的,所以交换控制比较简单。 d.大区制只适合于在中小城市或专用移动网等业务量不大的情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