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北方方言浅析老舍《火车集》语言特征
从北方方言浅析老舍《火车集》语言特征 [摘要]老舍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文学家,与其他作家相比较,老舍先生用词独特,语言特征明显。通过对老舍作品中北京方言实词、虚词、北方熟语、北京“儿化韵”、口语句式特点的分析与比较,进而总结老舍先生的语言特征及其演化,寻找使其文章节奏感强烈通俗质朴的动因;通过计算机手段进行语料筛选,并综合运用例证法、分析法等方法,进而得出其《火车集》的语言艺术特征
[关键词]老舍;《火车集》;语言特征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8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90 [本刊网址]http:∥
老舍先生作品语言风格迥异,与众不同,语言上独具“北京”色彩。其作品中方言词汇的采用、方言语法的建构会从另一侧面丰富作品语言形式,缩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每个作家的作品形式与作品风格或多或少受到其成长环境及语言习惯的影响。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方言词汇
一、北京方言词语的使用
老舍先生的作品是以北京方言词语为背景进行写作的,这样的表述更有利于增强文章表现力,在通俗、诙谐、幽默的语言中却能体现出深刻与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此乃先生作品独特之处。老舍先生乃地地道道北京人,其生活环境和语言习惯对其作品风格影响深远。北京语言的独特韵味,渐渐对老舍形成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作品中使用北京方言实词
老舍先生的《火车集》中使用了一定数量的北京方言实词,作品中大量使用的具有北京特征的口语化语言使作品清新自然,又显得顺畅易懂,产生一种亲切感,例如:
(1)现在东洋留学生都长了行市,他自己落了价。(老舍《火车集》83页)
在北京方言里名词“行市”比喻“比喻事物发展的形势”
(2)月月还不够嚼谷!(老舍《火车集》118页)
在北京方言里名词“嚼谷”的意思是指“生活费;口粮”
(3)恰好赶上这么个巧当儿!(老舍《火车集》3页)
在北京方言里名词“巧当儿”通常是“时候”的意思
除了方言名词,老舍先生的《火车集》中还使用了一些方言动词,这些词语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将意味深长的丰富含义蕴藏在一个动词中,使文章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4)几个烟泡,叫我敲了他八块多。(老舍《火车集》177页)
在北京方言里动词“敲”意思是“敲竹杠”,通常指的是利用某种机会,在他人危难、危急时刻故意抬高价格等行为
老舍先生将这些方言名词、动词巧妙地运用到文章中,能够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使人物更具有张力和较强的表现力
(二)方言虚词的使用
在老舍先生的作品中,某些虚词的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用法不同,在《火车集》,就有“着”和“了”的这种特殊用法。表示正在进行的“着”还常出现在以下结构中,在现代普通话中这个“着”通常是省略掉的
(5)“四成,还便宜着你呢;怎这么笨!”(老舍《火车集》180页)
“便宜你”为动宾短语,其中“便宜”起到支配作用,是动语,表示动作行为,后边的“你”是被动作支配的部分,是宾语,表示是什么。其中“着”可以省略
(6)我高了兴!(老舍《火车集》155页)
(7)连小陈们也没了办法。(老舍《火车集》182页)
例(6)(7)句“高了兴”、“没了办法”在现在的语法习惯中,很少这样表述,通常会说成“高兴了”、“没办法了”。这些现象的出现并不是作者主观臆造的,而是这些虚词在方言中的正常使用
以上例句均选自老舍先生的《火车集》。在文章中运用一些口语化的词语能够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沟通情感,形成情感共鸣,恰当使用方言或口语,不仅不会让文章失去色彩,反而更容易增强读者阅读兴趣
二、文章中熟语和“儿化韵”的使用
“熟语”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形式多样,是被人们习惯使用的固定短语。现代汉语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等。“儿化”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征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的韵母叫做“儿化韵”。儿化现象在北京话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一)成语、谚语及惯用语
成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象征,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固定短语。谚语是群众口中通俗精炼、含义深刻的固定短语。惯用语通常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口语色彩浓厚,多为短语。大都是三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8)愿意自食其力的去挣饭吃。(老舍《火车集》170页)
“自食其力”是成语,指凭借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9)“好,我舍命陪君子!”(老舍《火车集》13页)
“舍命陪君子”是俗语,意指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竭尽自身努力陪别人
(10)故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