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长安城简史-增补
汉长安城的历史
王代赟
西汉都城长安,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继西汉之后,新莽、
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初等相继以汉
长安城为都。从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 年)刘邦下令修建长乐宫开始,到隋文帝
开皇二年 (公元582 年)命宇文恺规划新都、开皇三年 (公元583 年)迁都大兴废弃
汉长安城为止,这座城市共延续了近 800 年。
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是
汉民族、汉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中心,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定都长安
经过秦末大规模战乱之后,刘邦 (公元前256 年~公元前 195 年)取得胜利,开
始着手建立新王朝。而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定都的问题。
西汉王朝定都关中,是刘邦听从了娄敬 (生卒不详)、张良 (约公元前250 年~公
元前 186 年)的建议而最终决定的。刘邦击败项羽后,于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 年)
二月即皇帝位,驻跸洛阳,并有定都洛阳的打算。当时还是戍卒的娄敬觐见刘邦,
为刘邦分析了周朝的历史,并与刘邦建国相比,指出汉朝开国不久,人心未定,
不具备像周朝那样定都洛阳的条件,定都关中才是更好的选择 1 。张良也支持定都
关中,他指出关中具有定都所必需的地理、军事、经济等优势:关中盆地比洛阳
盆地面积更大,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四通八达,便于联
系北方的马匹产区和南方富饶的巴蜀;利用渭河、黄河便利的水运条件,和平时
期可以通过漕运 2 3
供给京师,战争时期可以方便地输送兵马粮草 。最终刘邦决意
定都关中,并且当即整备车马就往关中去了。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因首倡定都关中的功劳,由刘邦赐姓“刘”,又称“刘敬”。
2 .漕运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是历代王朝将以粮食为主的物资经水路输送往都城或其他指
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大规模漕运来供给京师的朝代,此后东汉、隋、唐、宋、元、
明、清历代,漕运都是保障国都粮食和物资供应安全的战略性经济措施。并因漕运的需要而催生了隋唐大运
河、京杭大运河等伟大的古代工程。
3 .《史记·留侯世家》。
·1 ·
娄敬和张良提出定都关中的建议,是建立在正确认识天下形势、并汲取秦朝
统一六国成功战略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方此时,汉朝刚刚立国,政权还不稳定,
各地诸侯还有很大势力,其中不少人并未真心臣服于汉室,也不乏有“彼可取而
4
代也” 之心者。对于汉朝中央政权来说,当务之急是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巩固政
权。而秦统一六国的策略,就是先巩固关中,再取得巴蜀,有了这两个“天府之
国”作为根据后,东向用兵六国而取得天下。汉初形势与战国秦面临的形势是颇
有相似之处的。加之关中也是刘邦较早取得的一块土地,有比较好的统治基础。
所以娄敬、张良提出了定都关中的主张。
二.西汉时期的汉长安城
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 年)六月,刘邦迁都关中。因当时关中的秦朝宫室多
为项羽所焚毁,刘邦只能暂时居住在秦的旧都栎阳。并命令萧何 (公元前257 年~
公元前 193 年)主持建造宫室,斯为汉长安城建城之始。而整个西汉,自高祖定都
关中至王莽 (公元前45 年~公元 23 年)新朝,汉长安城都在断续地建设之中,主要
的有三个时期:
(1)西汉立国初,汉高祖和汉惠帝时期;
(2 )西汉国力强盛的阶段,汉武帝时期;
(3 )西汉末年,汉平帝和王莽新朝时期。
(一)汉高祖和汉惠帝时期
汉高祖五年 (公元前202 年)九月,萧何受命开始在秦的离宫——兴乐宫基础
上整治宫室,并改名长乐宫。
汉高祖六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