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和随笔 8 咬文嚼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
第三单元 * 文艺评论和随笔 第8课 咬文嚼字 课时作业 自主学习夯基础 课堂探究破重难 课堂内外话阅读 * 本单元为文化随笔。文化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这三篇随笔,各有特色。但都比较艰深,有不少难点可供我们质疑。学生可借助解疑过程培养自己的解疑能力。解疑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而独立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更是一种重要的自学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我们鉴赏文学艺术作品的水平。
【图说·画中有话】
【概说·单元内容】
在我国的文学宝库中,优秀作品浩如烟海,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更是博大精深。如果一部优秀作品是一颗璀璨明珠的话,那么文艺评论就是将这些珠子串在一起的金线。作品与评论相得益彰,共同把人们引入到微妙精深的艺术审美的境界之中。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感,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
本单元学习文艺评论和文艺随笔。这类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审美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探讨语言形式的文艺评论。本文贯串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作者从每个实例的咀嚼中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涵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说“木叶”》一文,作者林庚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深入挖掘“木叶”中“木”字所蕴涵的意境,从而阐发了“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根据自己的一篇讲稿(原稿为英文)翻译而成的。文章通过对中国诗和外国诗的比较,分析了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同时谈了“中西诗不但内容常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对“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进行了有力的批评。
【师说·单元所学】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议论性文章。对这类文章的阅读,可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入手,理清作者的思路,同时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同学们不妨按照下列步骤进行阅读:
第一,先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慢慢细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例如阅读《咬文嚼字》时,我们先通读全文,然后再细读并概括段意,最后应明确朱光潜先生提倡的“咬文嚼字”的真正意义。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
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纲要;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楚各部分内容的先后顺序及相互联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的纲要。例如阅读《说“木叶”》时,应在概括文意的基础上,辨析各段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结构。
第三,通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
如阅读《咬文嚼字》时,我们会注意到第三段指出的“咬文嚼字”的要求:要“锱铢必较”,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也是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的治学态度。抓住这些语段有利于我们分析概括文章的主旨。
第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作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如《谈中国诗》,作者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谈了中国诗的四个特征。我们在分析课文时,应判断作者是用了哪些事例得出结论的,事例与结论是否相符。对作者的结论、观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进行评价、质疑。
世上固然有才思敏捷、文如泉涌的作家,如“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李白,“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的苏东坡,但多数作家在进行创作时都是十分艰苦的,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总是几易其稿才写出好作品来。
字斟句酌出妙语,千锤百炼生华章。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无不道出了诗家改诗之苦,成诗之乐。由此可见,诗作中的名句、警句、诗眼来之不易,并非妙手偶得,诚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自主学习夯基础
本栏目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整合知识,
要点记熟,夯基固本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岑寂( ) ②憎恶( )
③箭镞( ) ④付梓( )
⑤胸襟( ) ⑥锱铢( )( )
⑦烟榻( ) ⑧清沁( )
⑨斟酌( )( )
(2)多音字
①藉 ②晕
③混 ④处
⑤恶 ⑥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届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谈语言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2015-2016届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2 懒惰的智慧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2015-2016届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9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2015-2016届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小专题 写作 写一篇议论文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2015-2016届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小专题 口语交际 交流格言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2015-2016届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 2015一年级语文上册《zh ch sh r》课件3 苏教版.ppt
- 2016-2017届高中数学 2.1.5 向量共线的条件与轴上向量坐标运算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doc
- 2016-2017届高中数学 2.1.4 数乘向量学案 新人教B版必修4.doc
- 2016-2017届高中生物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不变的规律)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文艺评论和随笔 10 谈中国诗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5.ppt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连除)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基础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以整十数)拔高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几十五的笔算除法)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不调商))综合习题(无答案)(新版)冀教版.doc
最近下载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与治疗.ppt VIP
- 劳动课洗衣服教案.pdf VIP
- 2022年版中小学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课程要求解读.pptx VIP
- 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pptx VIP
- 子藏 笔记 后山谈丛-宋-陈师道.docx VIP
- 胎心监护(共70张课件).pptx VIP
- 2022版语文新课标:第一学段“表达与交流”课程要求解读.pdf VIP
- 202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 第1课时教案 .docx
- 《局域网组建实例教程》课件第10章.pptx VIP
- 精编李佳行政法讲义资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