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分行政区入河污染物总量监督管理探析-送阅稿.doc

长江流域分行政区入河污染物总量监督管理探析-送阅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流域分行政区入河污染物总量监督管理探析-送阅稿要点

长江流域分行政区入河污染物总量监督管理探析 周少林饶和平张 兰 (长江水利委员会 网络与信息中心)摘要:拥有洁净的水源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和权益。针对目前长江流域水质下降趋势及水污染保护主体责任边界不明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以行政区为管理单元的入河污染物总量监督管理模型。模型的设计理念为:遵循河流水体运动变化的自然法则;强化地方政府对社会行为的管理职能;从开展行政区入河污染物监测计量着手,客观真实地反映各行政区的入河污染物总量;以此为基础,实行分行政区入河污染物总量现状评价、减排目标制订及减排绩效考核。此举有利于落实各级行政区水资源保护责任制、树立绿色发展政绩观,形成促进行政区治污减排的倒逼机制,确保长江水质明显改善,惠及流域居民生产生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入河污染物;总量;监测计量;分行政区;长江流域 中图法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码:A 面临不容乐观的水污染状况,改革与创新管理方式,推进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建立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监督评价体系及其管理系统,落实管理责任,控制入河排污总量,维护河湖水体洁净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1 长江流域水污染现状 逐年增加,废污水排放量已达342.1亿t,2 水污染主要原因分析 水污染主要由不合理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所致,其社会行为主体可分为用水户主体和行政主体两大类。城镇居民、企业、农业人口等可归为用水户主体,既是水资源的利用者,也分别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者。地方政府有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烈意愿,同时担负着维护公共利益和用水安全的重大责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有效防治水污染,地方政府是无可推卸的主要管理责任主体。 2.1 公民意识2001年流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2.2亿t,2011年为114.8亿t,10a增加30余亿t,增幅惊人。 水环境持续恶化与公民环保意识不强有很大关系。居民作为个人用户,对水缺乏资源意识,重复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既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又生态破坏与水污染。2.2 企业社会责任2001年为138.3亿t,2011年为227.3亿t,10a增加近90亿t,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此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排污收费是目前控制排污的主要经济手段,根据“污者付费”原则,企业应当承担其所造成的环境损失及治理污染的费用想方设法逃避环境保护责任,将其污染行为造成的环境问题转嫁给社会公众承担。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要有意识,还要求有责任承担意识。2.3 农业面源污染加之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导致面源污染日趋加重。我国农民现阶段大多为分散自主经营,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环保意识相对淡薄。而且,农民在水污染防治中客观上面临着资金或技术的困难,无法独立承担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农业又是水污染的直接受害者。根据2000年长江流域供水水质分析,地表水供水总量中不达标比例为8.2%,其中农业不合格39%。近年来未见好转的趋势部分地区使用污水灌溉,造成的农业损失高达数十亿元。 2.4 各级政府政绩观 地方政府既担负着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担负着保护环境的责任。流域水污染问题地区经济发展直接造成水污染状况日益加剧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对水资源保护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尤其是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最大。GDP为核心。不少地方将“发展是硬道理”简单理解为“GDP是硬道理”,只考虑短期的政绩、业绩,单纯追求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而牺牲了长期潜在的环境利益和整体利益。2011年中央号文件明确提出,各级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来考核经济增长,树立绿色环保的政绩观。要把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情况以及当地水环境质量的好坏,纳入到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中来,对于改变把政绩留给自己,把污染留给社会,把治理留给下一任政府的惟GDP 是图的具有重要意义。3 现有对策措施及存在的不足 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或修订了《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涉水法律及相关条例、细则,为水污染防治奠定了法律基础成立了各级环境保护及水资源保护机构,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保障水文、水质监测站网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3.1 现有防治体系虽然长江流域已经具备许多水污染防治的基本条件,但水污染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水污染防治体系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人们比较关注水质监测结果,而对导致结果的量化过程及构成缺乏应有的关注。河道断面水质监测,难以鉴别污染源责任。《长江流域水资源质量公报》以水质评价为基础,没有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数据。 (2)重点源控制而轻面源管理。现行的水污染控制制度和方法主要是针对点源污染设计的,监测手段也主要针对排污口布署对于面源污染,普遍认为点多面广,难以,控制难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