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记叙类文章阅读
3、插叙、补叙和倒叙的意义或作用 (1)插叙的作用:对上文:补充交待故事情节(内容上的作用);对下文:作铺垫(结构上的作用);对全文: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 (2)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补叙的作用:在叙事之后再补充叙述事件的结果等内容。补叙只对情节中的人、事件作必要的补充说明。补叙能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的主旨。 插叙写的是相关的两件事,而倒叙和补叙都是同一件事。 例1:《敲雪》(2009.沈阳) 选文第③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不能;第③段是插叙,交代父亲对这些杏树、李树、桃树的重视、喜爱、悉心照顾以及这些树对我和几个兄弟读书的重要性,表现了父亲对我们兄弟几人读书受教育的重视和对我们的爱,为下文父亲半夜听雪、敲雪和训斥我摘桃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例2、《麦黄黄 杏黄黄》(2009.潍坊) 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补叙,补充交待了故事情节;使“父亲”这一形象更加丰满;表现出父亲既对家庭负责,讲究信用,又具有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例3、《鸟瞰地平线》(2010.吉林) 作者在第④段中叙述了24年前的一件往事,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记叙方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插叙,表现出昔日浦东的荒凉落后,与今日浦东的繁盛通达形成鲜明对比。 4、文章的线索、表达方式 (1)六种线索: 时间线索:《最后一课》:去上学——上课前——上课时——散学。 地点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物线索:《故乡》:“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 《我的叔叔于勒》:以于勒的贫富变化为线索。 事件线索:《社戏》:以看社戏为线索。 物品线索:《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的来去为线索。 感情线索:情感变化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以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例1:《燃烧的木棉》(2015.资阳市) 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1分) 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 例2:《义重情深的恩赐》(2015.襄阳市) 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么。(2分) 明线是作者(一周)的行踪; 暗线是“南水北调”的人文情怀。或“作者对汉水的感激(欣喜、珍惜)之情”。 例3:《看山老爹》(2007.江西) 本文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索是 ,暗线索是 ,其只插叙了 看山老爹种树的情节。 老爹一天的活动;老爹对山林的爱;山林被砍伐。 例4:《感谢自卑》(2010.广西河地) 本文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本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为:先叙后议论。文章先记叙了“我”在自卑中奋勇奋进的历程,然后结合邓亚萍的事件进行议论,点明文章主旨。 五、文章主题 1、标题提示法:即从文章标题上直接获取文章中心主旨的方法。 2、段意串联法:即将每段的中心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它们表达陈述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主旨来。 3、首尾归纳法:即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中心主旨。好文章大都蕴涵着作者的精心构思,很多时候,文章的开头、结尾表明了文章的主旨。 4、关键词句归纳法:即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主旨的方法。 5、从分析人物和事件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去分析文章,迅捷、准确 地把握主旨。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在中考考题中直接出现的并不多,但与此相关的题如:字词句段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通过想象延伸故事情节;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等。 例1:《老水车旁的风景》(2009苏州) 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景”,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这“老”与“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一个新造的旅游景点,所以水车并不老。水车见证了老妪和少女之间纯真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 例2:《庄稼乡村》(2015.浙江省) 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那条河?(3分) 小何是乡村优美自然风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但滋润了庄稼,而且养育了庄稼人(也给了乡村女孩儿一股灵秀之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例3:《唤醒生命》(2007芜湖) 文章写“他”旅游,为什么对“他“在旅游中的所见所闻一笔带过? 因为本文主题是唤醒生命,如果浓墨重彩地写奇特的高原风光,就偏离了主题。 例4:《看海》(2009济宁) 生活中你一定有过与大自然相遇的经历,请结合本文和自己的体验,谈谈你的感悟。 自然是伟大的,我们要认识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自然和谐相处,在自然和社会中锻炼自己。 六、人物描写与人物形象 1、记叙文中的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1)正面描写: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甲医院复审应知应会药事部分.docx VIP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Happy+holiday+Section+B同步练习.docx VIP
- CATL锂离子电池结构设计培训资料.docx
-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阻力与推进课程设计..docx VIP
- TDK-Lambda GENESYS系列可编程直流电源使用手册.pdf VIP
-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八章 制丝工艺.ppt VIP
- 数学:312《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数乘运算》PPT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ppt VIP
- 2024年版 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我会努力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卷烟制造工艺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