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王维作品看抒情方式在禅诗中的体现
从王维作品看抒情方式在禅诗中的体现 摘 要:中国文学古来一直以抒情文学为正宗,文学批评家对抒情写意的诗歌,特别是以禅明情的禅诗十分关注。禅诗作为一种文学,在知性观念、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多方面以禅明情、以情入禅,颇具抒情方式研究的特色性和代表性。文章拟从诗佛王维的作品入手,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在结合抒情文学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禅诗这个整体文学在抒情方式上的“情景”“形神”和“感乐”三大特点
关键词:王维 抒情 禅诗
抒情是通过作家或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对生活感受的抒写来反映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中国文学古来一直以抒情文学为正宗,物景与诗人情感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禅诗作为一种文学,在知性观念、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多方面抒发出诗人的情感心性,以禅明情、以情入禅,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出抒情方式的一些特点,这是一种颇具研究兴趣的文化现象
禅诗近代便已有之,支循的《咏怀诗五首》之三、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和寒山诗等等都是较为优秀之作。其中,诗佛王维的作品中呈现出的禅情互证抒情特色较为鲜明,与他者相比更具代表性。正基于此,本文将从王维之作入手,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对抒情方式在禅诗中的特点体现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情与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助感性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感,在描写中托物言志是抒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王维善写山水,山水意美,所抒者,风情万种。但王维用体现佛形和法身的净心去观赏天地世间中万事万物的形象,抒发出的感受哲理更深,意境更妙,如下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月夜幽林空明澄净,独坐其间弹琴长啸,可谓安闲自得,尘虑皆空,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升华出禅意声声。“月”在禅学中象征圆满的佛性,而“幽林翠竹”则是佛之法身。在禅的世界里,物我合一、一心统摄万物所抒发出的具体化的佛理思情,更加体现出寄予于物――心灵创造世界之上的主观心念。景是情的物化、情是景的气化,王维正是把禅宗的“见性”观念有机地融入诗景之中,表现出“上下与天地同一,浑然与万物同体”的境界
在《酬张少府》中,王维先是抒写胸臆,又抓住禅居生活的两个场景细节加以描绘,将松风山月写得似通禅意,情景相生,意境相谐。六祖曾言“见性顿悟”,当看清了尘世的丑恶与肮脏后,应还给心灵一份清净。人心如海,无边无际,“渔歌入浦深”正是主体对现实态度的体现,“前念迷即凡,后念物即佛”
再如他的名作《鸟鸣涧》,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描绘得令人觉得身在其中:在字里行间仿佛闻到了桂花的清香,看到了皎洁的月亮从云中透出,受了惊吓的鸟儿扑楞楞地飞起来,盘旋在夜色中,发出阵阵鸣叫,打破了这宁静的夜晚,不一会儿,鸟儿又栖息在树上,一切重归于宁静。这是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是一种进入山水之中感受到了的精妙世界
借景在于借趣,即在自然中寻求空灵清旷、似有似无之景。在这些描写中,实景有虚境,纷繁有简约,瞬间有永恒。本体将一切“动”“静”万物化一,不可分割,平实自然。可以说,在“动”“静”美学这一点上,王维与李泽厚可谓跨时空形成了共鸣
黑格尔曾经说过:“当诗人的内心世界吸收了外在世界,便有一种感情迸发而出,那是客观事物在主体心中所引起的回声。”而王维在不断发展这种解悟方式,寻求平凡景物中深远的内蕴。虽身在山林,但心入画中,这是外在美景直接对诗人视觉的冲击,是他审美感受的成因。虽深处俗世,但内心解脱,这是佛理禅趣直接对人灵魂的荡涤,是他宗教愉悦的体验。可谓景趣与禅趣齐飞,妙理共文字一色,化机浑成
二、形与神
“身有所用,由心到身”的形神观点要求抒情作品须为心声,描绘实物要从自己的心中所感而出,这也是中国传统审美的重要内容
关于形神关系,王维继承了前人的“以形写神”说,在《裴右丞写真赞》中提出了“凝情取象”和“审像求形”的独特观点,这种新的美学角度在他的禅诗中亦有所体现,见下面这首诗: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终南别业》)
安闲自在的心情,表现出大自然的静谧,一禅者徜徉山水之间,优哉游哉,自得其乐。“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被誉为“谈禅必论之句”,这里的白云流水已不仅仅是客观独立的“形”,而是诗人“神”的暗示;这种感觉和物象悠闲无心,禅学的主观色彩非常浓厚。水穷却云起,云起而无穷,此处给读者的感觉妙义无穷、理趣无穷
又如《山居秋暝》中,石上流泉衬托出整个环境的出尘,未曾见到的浣女和渔人也都表现出空山的超离烦嚣。除了在上文已经谈过的“月”和“竹”外,这里的“秋”“泉”和“莲”等物象皆体现出缘起性空,反照出一种“蝉蜕尘埃之外的禅悦”。诗中景物既是客观大自然的反映,又被涂上了浓厚的寂灭主观色彩。大千世界如同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沟通问题的若干研究论述.doc
- 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下).doc
-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doc
- 银河的起源与盖世英雄的诞生.doc
- 长江太平洲捷水道分段提升航道维护尺度.doc
- 锡纸开锁原理及当前利用锡纸开锁盗窃案件勘查重点的探讨.doc
- 重新回归银行经营信用的本质访黑龙江省联社理事长王建成.doc
- 长江电子航道图数据预处理技术研究.doc
- 雷达图分析法在中职英语教学评价中的应用.doc
- 露地番茄单双株交叉高产栽培技术.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