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近年来,河蟹生产的重点向大规格优质河蟹的生产方向转变,养殖生态优质河蟹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而且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渔业增效。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笔者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1 蟹种选择与放养
优质蟹种要求品种纯正、质量优良。由于长江水系蟹种具有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较大的特点,比较适宜作为优质河蟹养殖品种。选购蟹种时,论文联盟www.LWlM.com以五不要为原则,即不要杂蟹、受伤蟹、病蟹、肢体残缺蟹和僵蟹、绿蟹。蟹种放养前需先进行暂养,因为暂养是其放养前必须经历的过渡阶段,所以放养前需先在池中设置1块暂养区,并根据水温和池中水草生长情况确定暂养时间,暂养面积一般约为放养面积的20%。蟹种放养密度一般宜控制在4 500~7 500只/hm2,以确保河蟹生活、生长空间比较充裕;一般在2月底至3月放养,如果放养时间过迟则水温上升后会导致部分河蟹蜕壳从而对下塘成活率产生影响,如果放养时间过早则越冬时损失较重;放养规格以100~200只/kg为宜,如果放养规格过小则河蟹生长基数不大从而对上市规格产生影响,如果放养规格过大则河蟹第1次蜕壳会比较困难导致损失较重[1]。
2 水质调控
淤泥是微生物繁殖的温床,因此应清除过多的淤泥,以改善养殖池底质。一般在冬季抽干池水进行清淤工作,使池底淤泥厚度小于10 cm;继而充分曝晒、冷冻,以利于沉积物的氧化分解;然后泼洒生石灰约3 750 kg/hm2,通过耕耙确保药液渗透,实现彻底杀灭各种病原体和中间寄生物;7 d后即可注换池水[2]。为防止残渣剩饵沉积发酵而污染水体,坚持每天清理食场,捞除残渣剩饵。高温季节,为降低养殖老塘口池底有机物分解释放的有毒物质量,定期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促进其转化吸收。为调控水质,可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隔10~15 d泼洒1次,还可以提高水体中钙的含量;或施用磷酸二氢钙30 kg/hm2左右,以加快河蟹蜕壳速度,促进河蟹生长,一般30 d施1次,与生石灰交替使用;或者套养少量花白鲢,套养量以产成鱼750 kg/hm2左右为宜;适时注换新水,一般每隔3~4 d换1次水,如果水温低时则可延长至7~10 d换1次水,如果天气闷热时则坚持天天换水,尤其是河蟹上岸、上网等异常现象发生时更要及时换水,每次换水量一般约占池水总量的20%[3]。生长前期水深控制在0.5~0.6 m,生长中期控制在1.0~1.2 m;生长后期控制在0.8 m左右。
3 种植水草
种好水草是养好河蟹的基础。水草品种选择上,以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为宜,但从草质角度评价,以轮叶黑藻与伊乐藻最适,苦草其次[4]。伊乐藻种植时间以冬季为宜;轮叶黑藻种植时间一般在清明节前后,种植方法为切茎分段扦插,用量为375~450 kg/hm2;苦草种植方式为播种,用种量为1.5 kg/hm2。水草种植面积要适宜,一般约占全池水体总面积的67%为佳。如果水草生长比较密,可以根据水面的大小每隔10~15 m开出1条1.5~2.0 m宽的无草通道。如果池塘水质清新,水草生长不良时,为促进其生长可施入复合肥60~75 kg/hm2。
4 科学投喂
人工投喂要注重投放基础饵料生物,同时注重人工补充投喂。小螺蛳壳薄鲜嫩,是河蟹早期最好的开口饵料;成螺蛳是河蟹中后期的活饵,同时其还可以净化水质,因此螺蛳是河蟹主要的基础饵料生物。一般在清明前后即螺蛳繁殖时期将其移植于蟹池内,撒投活螺蛳量不低于4 500 kg/hm2。所谓人工补充投喂,就是河蟹饲养过程中的日常投喂,坚持前期精、中期粗、后期荤和四定、四看、精粗结合、荤素搭配的原则,在确保饲料新鲜、适口的前提下,以投喂混合饲料为主,后期则适当增加动物性饵料的比例(约占50%),或投喂河蟹后期专用配合饲料。此外,投喂还要重点突破河蟹两头蜕壳的难关,在河蟹准备蜕壳前,投喂适口性好的动物性饵料(占67%以上)或专用配合饲料,并增加虾蟹蜕壳生长素
的投喂量,一般不投喂单一性饲料,以满足河蟹蜕壳时的营养需求[4];在河蟹已开始蜕壳前,可泼洒生石灰水112.5 kg/hm2,以提高水体的pH值,增加水体中的钙含量;如果蜕壳区水草较少,则及时投放水生植物,如水花生等,为河蟹蜕论文联盟www.LWlM.com壳提供场所和良好的生态环境[5]。
5 病害防治
在纤毛虫病防治上,要彻底清塘消毒,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定量投喂饲料,及时清除残饲[6];用硫酸铜、硫酸亚铁(52)0.7 g/m3全池泼洒;或用生石灰20~30 g/m3全池泼洒,连续泼洒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 cm以上;或用硫酸锌0.3 g/m3全池泼洒。烂肢病防治上,注意在捕捞、运输、放养等过程中避免蟹体受伤;放养前用3%~5%的盐水浸泡数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