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2、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4、结论:
①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③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④ 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原理:磷(P) +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P2O5)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
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3、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考点三)
注意: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只含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考点四)
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考点五)
1、 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2、污染来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尾气。
3、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飞机的尾气、氟里昂的排放)、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态、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
5、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七、未来化学将朝着“绿色化学”——“绿色消毁”和“绿色生产”的方向发展。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特点: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原料无毒无害②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③原料中的原子全部被消纳,实现零排放(在化合反应中体现)④生产出环境友好产品。
课题2 氧气
考点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密度为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2012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3单元复习题–1.docx
- 人教版2014年小学3年级英语语法复习.doc
- 人教版2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1)练习.doc
- 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WORD.doc
- 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说教材.doc
- 人教版2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1).doc
- 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加偏旁归类.doc
- 人教版2年级形近字组词.doc
- 人教版2年级识字7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2年级语文上册.doc
- 2025商用厨具厨房设备模拟试题考题及答案.docx
- 2025全国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5全科医学科进修、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三类人员安全员C证继续教育题库及参考答案(通用版).docx
- 2025全民乡村振兴战略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厦门市同安区卫健系统招聘《卫生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微信保密观知识竞赛答案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微信保密观知识竞赛答案-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全面质量管理知识试题题库(含答案).docx
- 2025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