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Capit al Normal U niver sit y
2009 年增刊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应用心理学研究
心理弹性评估的现状和未来
刘 亚 男 崔 丽 霞
摘 要 : 评估心理弹性的方法通常有三类 : 自陈问卷法 、投射法 、行为或症状评定法 。
本文综述了各种评估手段的进展和不足 ,指出三种方法各具优势 ,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心
理弹性的操作性定义选择合适的工具 。同时讨论了心理弹性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如 :对
概念思考不足 、指标体系不完善 、对跨文化效应关注不够等问题 ,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
办法 。
关键词 : 心理弹性 ;评估 ; 自陈问卷 ;投射法 ;行为症状评估
中图分类号 :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9 142 (2009) 增刊 - 0 167 - 05
心理弹性的研究始于 70 —80 年代的美国。 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 因为人们的目光已经不只局
在我国 ,香港和台湾的研究起步较早 ,相比之下大 限于消极的、病态的症状 ,而是越来越看重儿童或
陆起步较晚 ———至今大约只有 10 年的历史 。所 成人如何从重大不幸事件或日常生活压力中恢复
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心理弹性都是一个较新 过来 ,并且生活得更好 。在心理弹性的研究领域
的研究领域 。 中 ,心理弹性的评估是一个重要环节 ,但是由于对
心理弹性的界定不统一 ,直接导致了评估方法的
一 、心理弹性的概念 多样性 。从总体上说 , 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评估心
理弹性的方法 : 自陈问卷测量法 、投射法 、行为或
目前 ,心理学界对“何为心理弹性”尚没有统 症状评定法 。本文将对各种评估方法进行简要介
一认识 。综合来看 , 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 特质 绍和评论 ,并分析心理弹性的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说 、结果说 、过程说 。无论如何 ,心理弹性已经引 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收稿 日期
作者简介 :刘亚男 ,女 ,辽宁大连人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硕士研究生 ;崔丽霞 ,女 ,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首都师
( )
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 。 北京 100048
基金项 目:本研究在北京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重点学科和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完成 ; 同时得到北京市
教育“十一五”规划项 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项 目支持和教育部博士点联合基金支持 。
167
刘亚男 崔丽霞 心理弹性评估的现状和未来
因子模型 ,接下来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了中国
二 、心理弹性的评估 人群的心理弹性的 3 因素结构 ———坚韧 、力量 、乐
观 。三个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