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 利 学 报
2003 年07 月 SHUILI XUEBAO 第7 期
文章编号:0559-9350 (2003) 07-0022-08
淤泥对波浪衰减作用的数值模拟
1 1 1
吴永胜 ,王兆印 ,胡世雄
(1.清华大学水利系 河流海洋研究所,北京 100084)
摘要:作者建立了波浪-淤泥相互作用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分析了淤泥床面上波浪的衰减特性。与以往的波浪 淤泥
相互作用模型相比,本文模型引入了淤泥床面上波浪边界层以及波浪紊动的变化特性。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有
较好的一致性。模型分析了波浪边界层厚度,泥层Stokes 边界层厚度以及泥层振幅相位滞后与波浪衰减率之间的相
关关系,并给出了波浪衰减率达到最大时各参量的变化范围。
关键词:活动底泥;波浪衰减;粘弹塑性体模型;数值模型
中图分类号:TV148 文献标识码:A
以粘性细颗粒沉积物为主的淤泥质海岸占我国总海岸线的近 1/3。淤泥质底床在波浪作用下所呈现出
的非线性流变特性使波浪和淤泥的相互作用过程变得十分复杂。底泥(浮泥)和粘性悬沙的输移不但是造成
岸滩侵蚀、航道骤淤的主要原因[1,2] [3,4]
,对有机物的输移、近岸富营养化过程也具有重要意义 。
波浪与底泥相互作用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波浪作用下底泥的输移和底泥对波浪的衰减作用。近半个
世纪以来,人们对波浪在淤泥床面上传播的衰减以及波浪作用下淤泥的输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Gade [5]
首先利用两层模型研究了波浪的衰减特性,模型把泥层作为粘性流体,水层作为无粘流体。Dalrymple 和
[6] [5] [7,8]
Liu 把Gade 模型推广到两层流体模型。随着对淤泥流变特性认识的加深,又陆续出现了粘塑性模型 、
伪塑性体模型[9]、粘弹性体模型[10~14]和粘弹塑性体模型[15,16]。但是,绝大多数模型缺乏对波浪边界层的
描述,同时还忽略了波浪运动的紊动过程。波浪边界层的忽略会使泥-水界面上的流场和界面条件得不到
正确的描述[17,18],忽略紊动过程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为此,本文采用更为完善的波浪-淤泥相互作用模
型,引入波浪紊动边界层、紊动过程,并采用粘弹塑性体模型分析了淤泥对波浪的衰减作用。
1 基本方程
1.1 运动方程 描述水层和泥层运动的2-D 控制方程可统一写为如下形式:
∂u ∂u ∂u p u u
i i i 1 ∂ i ∂ ∂ i ∂ ∂ i
+u +w − + v + v
i i i i (1-a)
∂t ∂x ∂z i x x x z z
ρ ∂ ∂ ∂ ∂ ∂
∂w ∂w ∂w p w w
i i i 1 ∂ i ∂ ∂ i ∂ ∂ i
+u +w − + v + v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