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9 4 ( ) 2010 7
Vol. 49 No .4 Journal of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 H umanities an Social Sciences) Jul. 2010
心理学家的处方权: / 发展必然0还是/ 错误选择0
伍 麟 丁小芳
( , 130012)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临床心理学家是否应该诉求及具有精神药物处 权这 个问题
受到西 国家心理学内外部各学科专家学者关注支持者认为, 社会与公众的心理健康服务需
求日益增加而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同时临床心理学以外的其他卫生健康服务行业纷纷提出处
权诉求, 并在 一定程度上以不同形式获得法定认可为了提升临床心理学的职业形象, 充分实
现临床心理学的社会价值, 促进临床心理学更具活力地向前发展, 处 权诉求成为临床心理学发
展的必然选择但在反对者看来, 赋予处 权将会造成临床心理学家培养成本的上升以及内部
的矛盾与分裂, 导致与精神病学的严重对立与冲突, 增加临床心理学家在执业过程中的医疗事故
和遭受法律诉讼的风险等等, 因此临床心理学的处 权诉求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对于中国临床
心理学界来说, 处 权诉求似乎还是比较/ 遥远0的事情, 但是这场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处 权运
动显然对我们来说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临床心理学; 精神药物; 处 权
20 80 ,
, , ,
/ 20 80 ,
0 ¹ ,
, ( APA)
Fox , DeLeon
,
, ,
/
DeLeon , / , ,
: 1. ,
2. , ,
3. 0 ¼,
0 º ,
, / ,
( nonphysician health care provi er)
DeNelsky , 0 ½
»
Moyer
2010-04-25
/ 0 (08JCXLX006) ;
/ 0 (2008JC001)
15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