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1单元第2讲考点2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44张).ppt

2017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1单元第2讲考点2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44张).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1单元第2讲考点2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44张)

[主干梳理]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 (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原因:丞相权势过重妨碍了________的高度集中。 ②措施:1380年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________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________进一步加强。 (2)内阁的出现: ①过程: ②特点: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________机构。 2.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 ①康熙帝设________,参与机要事务。 ②雍正帝设置________,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概念阐释] 1.宰相制与内阁制 宰相和内阁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机构,但二者的地位有很大差别。宰相是百官之首,参与决策,地位巩固,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宰相为百官之首,位高而权重”。内阁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仅备顾问,没有决策权,对皇权无制约力。虽然也有内阁首辅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 2.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 前者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没有实际的权力,一切听命于皇帝,是皇权加强的产物;后者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尤其是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掌握国家的实际权力,或向议会负责,或向君主负责。 [轻巧记忆] 巧用“一二三”掌握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个核心:即强化君主权力。 两个特色:即加强君主专制和改革中央机构。 三大举措:即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史论要旨] 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从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方式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趋势。 3.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制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4.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5.历代封建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通史链接] 明清时期,中国衰落的表现 史料一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新唐史》 史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明神宗实录》 史料三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了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四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问题: 依据以上史料分析中国古代的宰相与内阁有何不同。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宰相“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表明唐朝之前宰相位高权重,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2)史料二中“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史料三中“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表明明代阁臣只是皇帝的顾问,不具备宰相的权力和地位。 (3)史料四表明相权对皇权能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史论总结] 明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项不对,“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说明主要形式仍是君主制;D项不对,材料无从体现;B项不对,错在“同等决策权”;根据题干“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说明C项符合。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内阁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地位虽有提高,但是并不能正式统率六部,B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D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故选C项。 [答案] C 史料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