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学泛论
微生物:是存在与自然界的一群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的,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
正常菌落:在人体表面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通常对人体无害。
正常菌落的生理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
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病毒用nm来测量
病毒的特点:体积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病毒体:是指完整、成熟、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酸(核心)和核壳(衣壳)
病毒的复制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装配与释放
病毒传播方式:水平感染(是指个体间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黏膜接触等途径获得的感染)
垂直感染(是指通过病毒通过胎盘或者产道有孕妇传给子代的感染)
病毒感染类型: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隐性感染
类毒素(IFN):细胞受病毒感染或某些物质作用,使干扰素基因活化,编码产生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化的蛋白质。
类毒素的分类:分为α、β、γ三种,α-感染素由人白细胞产生,β-感染素由人纤维细胞产生,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
类毒素的作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
IFN抗病毒作用的特点:具有种属性、广谱性、间接性、作用发挥早等。
人工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细胞因子
细菌一般以二分裂为主,用微米做单位。
细菌按其外型分为:杆菌、球菌(直径1微米左右)、螺形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维持细胞的外形,起保护作用)、细胞膜(选择通透性、呼吸作用、生物合成作用)、细胞质、核质(控制细菌的基本遗传性状)
中介体:为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或管状结构,多见于革兰氏阳性菌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抗吞噬、抗有害物质损伤、有粘附、抗干燥、防止噬菌体吸附细菌等功能)
菌毛(普通菌毛:为黏附器官,与感染有关;性菌毛:与遗传物质传递有关)
鞭毛(运动器官、与致病性有关、具有免疫原性)
芽孢(特点:为休眠体不繁殖、可在一定条件下重新繁殖、均为革兰氏阳性菌,抵抗力极强。功能:抵抗高温、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为某些疾病的传染源,以是否杀死芽胞可作为杀菌效果的指示,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区别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肽聚糖的组成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肽聚糖的层数 多达50层 1-2层
肽聚糖的含量 50%-80% 5%-20%
肽聚糖的机械强度 高、较坚韧 差、较疏松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脂类含量 1%-4% 11%-22%
肽聚糖厚度 20-80nm 10-15nm
细菌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生长因子
细菌的营养类型:自营菌、异营菌(所有病原菌属于异营菌,而且大部分属于寄生菌)
细菌生长繁殖条件:必要的营养物质、适宜的酸碱度(7.2-7.6)、适宜的温度(37度)、必要的气体
按细菌对气体需求分类:专性需氧型、专性厌氧型、兼性需氧型、微需氧型
细菌生长繁殖的方式和速度:主要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繁殖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生长因子:是指细菌本身不能合成,而其生长又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
细菌产生的合成代谢产物: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色素、细菌素、抗生素、维生素
消毒: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的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指不存在活菌
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污染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巴氏消毒法用于酒类和牛乳的消毒。
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条件:103.4pa,121.3 度维持15-2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波长20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在265-266nm时杀菌作用最强。紫外线穿透力较弱,只能用于空气消毒灭菌或物体表面消毒。
化学消毒剂的杀毒机制1、促进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2、干扰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3、损伤细菌细胞膜。
常用消毒剂:1、酚类:2%来苏儿
2、醇类:70%-75%乙醇(最佳灭菌浓度)
3、重金属盐类:2%红汞
4、氧化剂:3%过氧化氢、0.2%-0.3%过氧乙酸、2%-2.5%碘酒、0.2-0.5ppm氯、10%-20%漂白粉
5、表面活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