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二中 _第12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人教版选修1)(29页).ppt

宁县二中 _第12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人教版选修1)(29页).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县二中 _第12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人教版选修1)(29页)

返回 返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阅读P55导言,回答: 变法取得了哪些成果? 阅读P55【学思之窗】,回答: 统治者内部对变法各持什么态度? 思考: 一、变法的命运 (1)守旧派的指责:采用各种办法阻止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 ”精神,即“天变不足惧, ,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动摇。 (4)结果:宋神宗死后, 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1.成效 三不足 人言不足恤 司马光 富国之法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 水利法 方田 均税法 青苗法 免役法 市易法 均输法 富国之法 作用和成效 局限 农田 水利法 水利——保证农业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 方田 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豪强地主据实纳税,增加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 青苗法 大大增加政府收入; 限制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 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 强制借贷; 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 免役法 保证劳动时间, 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贫苦人: 沉重负担 家破人亡 市易法 均输法 打破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2.表现: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北宋积贫的局面,显著成效是基本解决宋朝的财政困难局面,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政府府库储存的货物,可供政府20年的财政支出。 3.评价 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剥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现象有所改善。 (1)积极进步影响: (2)弊端和不足: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载: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你认为王安石针对“积贫”而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项?依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我的思考] 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强兵之法的措施 作用和成效 保甲法 设置军器监 保马法 将兵法 精简军队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加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主要表现: 西部边境的巩固和开发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 1.成效 2.表现 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3.历史地位 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 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经济 四.对变法的认识 (评价) : 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③王安石“三不足”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 进步性(历史作用): ①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局限性: ①变法没有、也不可能触动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因此,它不可能使北宋 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2.教训 (1)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充满阻力,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2)改革过程中用人要得当,善于执行具体改革措施。 (3)改革派领导集团要大公无私,团结一致,协调行动,才能促使改革成功。 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 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 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   宋人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说:“王荆公(安石)为相,寝食不暇,尽变更祖宗法度,天下纷然。以致今日之祸(按:指北宋灭亡和宋廷南迁)!” (1)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观点。 (2)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我的思考] (1)宋人邵伯温的观点是错误的。邵伯温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立场上,竭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并把北宋的灭亡和宋廷的南迁归罪于王安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