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35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

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35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历史(人民版)第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35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欧洲各国举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纪念活动,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选在凡尔登战役发生地——法国东北城镇都奥蒙举行,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王储查尔斯参加了纪念仪式。英国查尔斯王储,澳大利亚总督昆廷·布赖斯,法国总统萨科齐以及德国联邦议会议长彼得·穆勒向凡尔登战役死难者墓地敬献了花圈。墓地两侧广场的旗杆上飘着法国国旗,人们聚集在一个巨大的石头骨灰罐前默哀,纪念埋葬在这里的法国和德国士兵。 (1)凡尔登战役的交战双方是哪两个国家?纪念仪式选择在凡尔登战役发生地有何特别的用意? (2)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1)德国和法国。特别用意: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被称为“绞肉机式”的战斗,在这场战役中死亡人数有70多万,纪念仪式选择在这里举行就是为了警示后人远离战争。 (2)启示:战争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现在的人们应该以史为鉴,珍爱和平,莫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内容节选。 日本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互愿维持东亚全局之和平。并期将现存两国友好善邻之关系益加巩固,兹以定条款如下: 第一款 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第二款 中国政府允诺,凡山东省内并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与别国。 第三款 中国政府允准,日本国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 第四款 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速自开山东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其应开地方另行协定。 材料二 下面是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内容节选。 第一条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 (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暨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美日两国在中国势力消长的基本态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九国公约》所规定的列强在中国的秩序是怎样被打破的。 答案:(1)态势:一战期间,日本暂居优势,几乎独霸中国;20世纪20年代,美国打破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原因:西方列强参加一战后,力量受到牵制,在中国问题上被迫对日本妥协,日本乘机提出“二十一条”,并在巴黎和会上使一战中获得的侵华权益合法化;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影响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通过《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2)影响: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迫使日本把夺取中国山东的主权归还中国,暂时抑制了日本在中国的扩张;《九国公约》中美国以“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占领大半个中国,再次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日军对缅作战。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中国战争史》 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摘编自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和影响。 (2)在材料二中,英美报纸为何把斯大林格勒战役比成凡尔登战役?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有性质的不同”? 答案:(1)原因:英国请求中国出兵;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保障中国与国际通道的畅通,从而保障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物质支援不中断,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影响:极大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斗争;粉碎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意图;弘扬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两次战役都具有转折性意义。凡尔登战役是帝国主义间的非正义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役。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化大体经历了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