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戛拉河古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戛拉河古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学兔兔 2015 年第 3 期 西南公路 嘎拉河古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韩光钦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摘 要】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备受关注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以盘兴高速公路民主隧道所穿越 嘎拉河古滑坡为例,在详尽描述滑坡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得出了滑坡形成机制,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分析 了隧道建设对滑坡的影响。研究表明:三面环山的汇水地形、松散的物质组成、丰富的地下水共同孕育了嘎 拉河滑坡,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该段隧道埋深浅、围岩 差,隧道施工对滑坡影响较大,施工中需加强滑坡排水、监测工作及隧道支护工作。 【关键词】 滑坡;隧道;稳定性;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P642.22 A 特征,根据稳定性评价结果对滑坡段隧道施工方案 0 引 言 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滑坡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常见也是危害最 [1] 1 地质环境背景 大的地质灾害 ,因而是备受瞩目的工程地质问题。 贵州处于云贵高原,地形地貌以山地为主,沟壑交 1.1 地形地貌条件 错,地表切割强烈,地形起伏大,公路滑坡灾害发 嘎拉河古滑坡地处中山构造剥蚀地貌,滑坡自 [2] 生频繁,种类繁多 。地质灾害频发的贵州在高速公 北 西 向 南 东 展 布 , 平 面 形 态 略 呈 “ 不 规 则 长 方 3] 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滑坡的挑战 [ ,而在 形”,如图 1所示。该滑坡后缘第一限斜坡为高 众多的挑战中,隧道穿越滑坡尤为突出[4]: 180~210m 、坡度达45~55°的陡倾斜坡;滑坡前缘 ( 1)隧道成洞困难,隧道穿越古滑坡体,所处 为“两沟夹一嘴”地形,为高25~ 35m、平均坡度 地层的自稳能力极差; 31° 的斜坡;滑坡左右两侧边界为冲沟,均为常年流 (2)隧道建造过程及建成后均会承受较大的滑 水沟。嘎拉河滑坡段海拔高程 1850~2020m,相对 体荷载; 高差 170m,坡度9~ 11°,有利的地形条件为滑坡的 (3)隧道开挖很可能导致滑坡失稳,自身稳定 形成创造了条件。调查该滑坡形成时期久远,为一 性存在隐患; 老滑坡堆积体,经当地村民长期改造形成从北向南 (4)滑坡内相对丰富的地下水将会严重影响隧 倾斜的缓坡梯田地形。 道的建设安全[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