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道路交通标志用反光膜的大角度性能
学兔兔
40 道路交通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 12月第 12期
浅谈道路交通标志用反光膜的大角度性能
杨阿荣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o41)
摘 要:通过分析国内关于交通标志视认性的研究,得出标志的最远可视认距离和消失距离。并计算出不同车型的车辆在最
远可视距离和消失距离之间,车前灯对于交通标志的入射角和驾驶员对于交通标志的观察角变化范围。最后,根据理论推算
值指出标志反光膜的选择应注意使用具有大角度性能的反光膜。
关键词:交通标志;视认性 ;反光膜 ;大角度
中图分类号:U49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o09—7716(2015)12—0o40—03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国内就开展了对于 离的总和。
道路交通标志视认性的研究。一般而言,驾驶员对 对于影响标志视认距离和消失距离的因素 ,
交通标志的视认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察觉 、识别、 国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有着充分的理论计
认读、决策和动作。图1是从驾驶员对标志识读、 算。但是这些研究都是基于标志始终可见这样的
对车辆进行操作到完成操作的全过程。在视认点 前提假设下进行的。在 白天,交通标志可以通过对
A处,标志s出现在驾驶员的视野中,驾驶员可以 太阳光的漫反射,实现驾驶员对标志牌的识读。在
辨识到标志牌的外观颜色、形状 ,但还不能辨识 出 夜间,由于交通标志并不具备 自发光的功能,因此
标志上的文字信息。当车辆抵达始读点B时,驾驶 交通标志必须使用反光膜,通过定向反射车前灯
员可以辨识出标志内容,并在车辆抵达读完点 C 的光线 ,实现驾驶员对标志的识读。换言之 ,在夜
时,完成标志内容的读取 ,从始读点B到标志 s之 间,交通标志的视认性能与反光膜有着密切的关
间的距离,称作视认距离 ;而始读点B到读完点c 系。
之间的距离则称为认读距离。根据人体工效学和 反光膜是一种已制成薄膜可直接应用的逆反
心理学的研究 ,驾驶员在开车时是有视力有效范 射材料 l『】,能将反射光从接近入射光的方向返 回,
围的,因此当车辆行进到消失点E时,驾驶员在正 用于交通标志上可返回车前灯的光。反光膜的性
常情况下已经无法观察到标志s,消失点E和标志 能通过逆反射系数进行表征 ,而逆反射系数与另
s之间的距离称为消失距离。 外两个参数有着重要的关系:入射角和观察角。
动完 标 行 清 读 始 视 入射角是人射光线和反光膜法线方向的夹
作成 志 动 失 完 读 认 角;观察角是入射光线和观测轴之间的夹角。反光
F c 点 点 点 点 点
.
膜的光度性能以逆反射系数表述。在不同的入射
!!! 角和观察角的组合下,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不尽
相同。如表 1所示,随着入射角和观察角的增加 ,
+一— 一r一 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数迅速下降。
D
。_— +=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公路工程计量支付管理.pdf
- 浅淡高速公路桥梁桥面铺装砼防裂施工措施.pdf
- 浅淡污水管网系统的管与养.pdf
- 浅覆土河床桥墩钢板桩围堰施工技术.pdf
- 浅议常州市非机动车交通规划.pdf
- 浅海吹填区围堰构造优化研究.pdf
- 浅议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策略.pdf
- 浅议有关复合地基技术标准中的几条规定.pdf
- 浅议桥梁加固处治方案与施工工艺.pdf
- 浅议城市快速环线的交通功能及总体布置.pdf
- 网络直播规范化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新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 广告传媒行业2025年新媒体广告市场增长潜力研究报告.docx
- 有效预防身体肌肤老化的护理方法.pptx
- 工控系统在2025年智能工厂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docx
- 护肤小技能,老化抛到九霄云外.pptx
- 供应链金融平台区块链风险防控策略2025年信用风险智能化解案例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游戏化营销在健康食品电商平台传播中的应用案例报告.docx
- 道德与法治(内蒙古卷)-2025年中考押题试卷(含解析).docx
- 全球Web0技术赋能供应链管理应用趋势报告2025.docx
- 环境监测行业智能化发展中的数据质量控制难题与突破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