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pdfVIP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pdf

Vol.35 NO. 6 赣南医学院学报 第35 卷第6 期 JOURN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DEC.2015 2015 年 12 月 马尔尼菲青霉菌的分离鉴定方法学比较* 黄俊云1 ,叶贞丽2 ,朱贤森3 ,廖长风4 (赣南医学院 1.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2. 康复学院;3. 病理科;4. 血液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 摘 要:目的:分析比较马尔尼菲青霉菌(PM) 的四种常用分离鉴定方法,降低其误诊率。方法:以 30 例马尔尼菲 青霉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细菌学(呼吸道等标本常规细菌培养、血液标本增菌培养后于25 c 135 c双相培养 检测)、骨髓染色、组织病理学染色四个检测方向鉴定马尔尼菲青霉菌。结果:四种常用马尔尼菲青霉菌分离鉴定 方法中,呼吸道等标本常规培养检测检出率为 10.0% 、漏检率为90.0% ;血液增菌培养后于25 c /35 c双相培养 检测方法检出率为96.7% 、漏检率为 3.3% ;骨髓染色检验方法检出率为76.5% 、漏检率为 23.5% ;组织病理学 常规染色和特殊染色检查方法检出率为57.1% 、漏检率为 42.9% 。结论:监测结果显示呼吸道等标本常规培养 漏检率最高,是导致 PSM 高死亡率的直接原因;血液增菌培养后于25 c /35 c双相培养分离鉴定方法检出率最 高,应考虑为马尔尼菲青霉菌检测方法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但仍应考虑合并采用骨髓染色检测或组织病理学检 测方法,以防 PSM 漏诊。另外对于免疫力极度低下、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 染的可能。 关键词:马尔尼菲青霉菌;方法学比较;细菌学检验;骨髓象检验;组织病理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R4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1 - 5779 (2015) 06 - 0884 - 04 DOI: 10. 3969/j. issn. 1001 - 5779.2015.06.016 Comparisons Appraisal of Isolation Methods of Penicillium Marneffei HUANG lun-川n , YE Zen-li2 , ZHU Xian-she矿 , LlAO C.归ngjenl ( 1. Dep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 即 First Affiliαted Hospital ;2. School of rehαbilitation; 3. Dept. ofpαthology; 4. Blood laboratory ,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 Gαnzhou , liangxi 34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four detection methods of Penicillium Mameffei (PM) from clinical specimens , which help to increase detection rate and decrease misdiagnosis rate. Methods: 30 PM clinical specimens were used as objects of thi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