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与黑》研究综述
红与黑研究综述
侯继鹏
20130101012
13汉语言文学师范班
摘要:《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法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9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红与黑》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生活,社会的伟大作品,虽年代久远,人们可以淡忘司汤达创作历程,但作品隐形的力量是无穷的,启迪着今天,影响着未来。作品自问世以来,研读者数不胜数,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学者对《红与黑》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归纳,于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1)于连形象的认识;(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认识;(3)爱情的研究;(4)社会政治观念的认识。
关键词: 红与黑 司汤达 于连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爱情 政治观念
(一)于连形象的研究
要想对《红与黑》有深层次的认识,必然要对主人公—于连的形象有全方面正确的认知,作品因人物的鲜活而生动有意义,正是通过人物更好的表现作者的观点,升华主旨。正如何新在《论于连·索黑尔—对红与黑几点新认识》:“从表面上看,于连蔑视社会一切道德规范。但他所践踏的却是在那个腐败社会中,人们仅仅挂在嘴头上,却谁也不去真正遵守的虚伪的道德信条,实际上无论于连的内心和行为中间以找到多少疵点,他的这一本质却仍然是不可否定的:他所怀抱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原则,是对特权社会的抗议,是对人类平等和个性解放的响亮呼唤。”[1] 另外贺元秀《红与黑—于连的真假面孔》中强调:“具有真与假,美与丑的二重性格,体现出当时社会关系的两级对立,矛盾和冲突。按照司汤达的本意,小说书名中的红象征着于连想成为拿破仑手下一名士兵;黑象征着于连不得不去当教士,纵观于连短暂一生的表现,不难发现红是于连的真面孔,黑是于连的假面孔红与黑共同组成于连的性格二重性,同时,也促成了于连形象的悲剧性。”[2]最后杨硕 《从“人格的三重结构说”视角评析红与黑中的于连》的视角:“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人格的三重理论’。人格分为三部分——本我、超我和自我。本我是人性的基础,以追求快乐逃避痛苦为目的,是人性中最原始的部分;超我是极度道德化的自我,指导人趋向完美,摒弃罪恶,起到监督者的作用;而自我,存在于本我、超我和外界环境之间,起到调节者的作用,尽量满足本我和超我的需求,同时趋利避害。三个系统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人物的性格。” [3] 王梓屹和钟良《谈红与黑中的于连》中:“在挣扎在一个残酷、自私的上流社会的艰辛环境中,于连对平等真诚的爱的追求受到压抑,并使得灵魂也受到扭曲,伴随而来的就产生“伪爱”和恨意,最终毁灭了自己,连可能的政治选择都达不到。”[1]还有谭鼎莎在《试论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这样说道:“在特定情景下于连的心理状态的描写,分析于连的感情与心理的细微变化,从而得出于连是一个自卑、自尊、虚伪与真诚,并具有反抗性与妥协性等性格的矛盾统一体。”[2]总之,于连的形象是丰富和复杂,人民在不同的时期受社会环境和思维的影响赋予于连有不同的寓意和特点。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得益彰
《红与黑》是根据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受社会环境和自身人生境遇的影响,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正如余燕萍在《红与黑中的现实主义特征》中:“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真实地再现了19世纪30年代法国七月革命前夕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关注现实精神,同时具有很强的真实性。” [3]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9世纪波涛汹涌的动乱年代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折射到文学作品领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旗帜鲜明的现实主义。但作品是作者精神寄托,具有作者的深思在里面。另外,益文杰在《司汤达红与黑的现实主义表述》提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对生活的本来面目的描写,主要是关注现实,忠于现实,并且还要对现实正确的审视。”[1]同时作者所追求向往的浪漫主义也淋漓尽致表现在里面,例如在张增坤《论红与黑的浪漫主义色彩》中提到:“司汤达就曾说过:‘于连就是我。首先是人物在追求自由时所表现出最打动人心,最富有刺激性的行动,作者在书中直接评论于连道:‘我敢说,这热情如今在震荡着野心勃勃的年青人,在这个奇异的年青人心里,差不多时时刻刻都有暴风雨’,他宁愿受宗教的制裁,也要拼命达到令人羡慕的境界。”[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两种对立的文艺思潮,然而就这样常常在一部作品里一起出现,并行不悖,结下不解之缘。
爱情的见解
顾名思义,在《红与黑》作品中,爱情的描写比比皆是。但学者对作品中爱情的理解各有不同的认识。例如胡明蓉在《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梅川中学运动会秩序册.doc
- 2014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格式.docx
- 2014广州初中生物挑战赛题150选择题.doc
- 2015-2016学年理化教研组计划.doc
- 2015-2016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教学工作计划.doc
- 201503-培训体系搭建经验分享.doc
- 20150401外文翻译模板.doc
- 201511人力资源三级.docx
- 2014首届华南动漫游戏文化节.doc
- 20153开学初例会讲话.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