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不胜治的雾霾_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环境法的反思
第 34 卷 第 2 期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Vol.34, No.2
2013 年 4 月 Apr. 2013
文章编号:
2095-3046(2013)02-0029-05
治不胜治的雾霾: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
环境法的反思
田红星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
摘 要:治不胜治 的雾霾 ,促使环境 法 实现 由问题驱动型到预防回应型的转 向。 问题驱动 型环境
法重视 末端 管制 的命令控 制性管理手段 ,仅 限于在 “反 应性 ”或 “善后 型 ”的应 对 中运行 环境 法律
保障规则 ,显 然 已不能充分 实现环境保护 目标 。 问题驱动型环境 法需要进行反 思与重构 ,实现 向
预防回应型环境 法的转变 。 问题驱动型环境 法应进行 工具性反 思 ,通过 多元化的行政 手段 、多 中
心的环境 治理等环境 管理手段 的变革 ,实现环境 法的回应型再造 。 问题驱动型环境 法还应进行 实
质性反 思 ,从根 本上 转变末端应 对的 思路 ,贯彻 环境预防 理念 ,最终 实现 向预防回应 型环境 法的
转变 。
关键词:雾霾 ;环境 法 ;问题驱动型 ;预防回应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D922.6 A
从2012 年末到2013 年初,我国经历了两场长 (一)问题驱动型环境法的历史缘起与利益博弈
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 相对于经济发展,
采访的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和环保部专家表示,我 相对于农业、工业、商业,环境保护进入人类的视野
国近 年大气治污陷入“ 防不胜防、治不胜治” 的 则要晚的多。 尽管在古朴的民俗习惯、宗教等的规
30
[1]
怪圈 。 由此,大气污染、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国人 则中存在环保思想的原始萌芽,但追根溯源,这些
大代表及社会公众的热议话题。大气污染为什么治 规则的产生更多的是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或普及
不胜治? 是环境立法还是执法存在问题,抑或是环 万物的爱。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按照达尔文的自然
境法的总体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立法实践中,部分 选择理论,人与周围环境竞争,更好的发展自己,乃
地方已开始有针对性的地方环境立法活动,如北京 是人类生物本性的必然选择,本无可厚非。 但如果
市正在制定的《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送 竞争变成掠夺,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演化成工业英雄
审稿)》。 在国家立法层面,治不胜治的雾霾甚至可 主义,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就成为自然界维持和谐
能大力推进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 的立法修改进 共存的整体平衡的必然选择,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程。然而,这种由天气灾害推动的立法活动,是典型 对人类自身的反噬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 为此,人
的问题驱动型环境法的调整思路,这是否能够从根 类面临两个选择:一是非理性发展,任凭自然报复;
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呢?环境法是否需要工具性 二是理性发展, 人类合理的约束自身行为。 人类
与实质性反思,实现问题驱动型环境法到预防回应 与其他动物不同, 社会秩序便是理性发展的结果,
型环境法的转向? 毫无疑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