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文通训定声》对字形的研究.PDF
Lingnan University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嶺南大學中文系系刊 Bulletin of Chinese Studies Department of Chinese
1995
《說文通訓定聲》對字形的研究
Hung Kai LEE
Ling nan University, H ong Ko ng, hklee@.hk
Follow this and additional works at : .hk/chbc
Part of the Chinese Studies Commons
Recommended Citation
李雄溪 (1995) 。《說文通訓定聲》對字形的研究。《嶺南大學中文系系刊》,2 ,26-52 。檢自
.hk/chbc/17
This Article is brought to you for ree and open access by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at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It has been accepted
for inclusion in 嶺南大學中文系系刊 Bulletin of Chinese Studies by an authorized administrator of Digital Commons @ Lingnan University.
《說文通訓定聲》對字形的研究
李雄溪
導 言
漢字由形、音 、義組合而成,而字形是文字的外殼,因此,通過分析字形去探究
字義、字音,是相當直接和可行的辦法。許愼 (58-147 )的《說文解字》就是一部“因
形求義”的專著。朱駿聲 (1788-1858 )《說文通訓定聲》的 “說文”部分,主要是效
法許愼的做法,對字形進行分析,從而探求本義。在這方面,朱氏有不少地方仍然依
從許愼的分析,但也有不少地方並不盲從許君的看法,能夠提出不同的見解,爲許說
作出補正。本文的寫作,旨在說明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在字形硏究方面的一些情
況 。
(一)《說文通訓定聲》對字形硏究的缺失
( i)採許君誤說,未能加以改正
許愼分析字形,有很多獨到之處,一來是由於許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文字學理
論 〔註 1〕,二來是因爲許君以小篆作爲 字形分析的主要依據。在漢字的發展史上,隸
變是一個分水嶺。在很大程度上,小篆還保存著漢字象形的特性;漢字隸化、楷化以
後 ,漸漸由象形性走向符號性。因此,以隸書、楷書來進行因形析義的工作,根本就
不切實際。《說文》依小篆說解字形,在當時來說,已是相當進步,而且往往能洞中
肯綮,造字時的原始意義亦由是得以保存。當然,今天我們有機會看到甲骨文、金文
等古文字,會覺得小篆的字形,相對於甲骨文、金文來說,已有了相當程度的講變,
因此依小篆來分析字義,難免有很大的局限。《說文》中的說解,也因此有不少地方
犯了望小篆之形而生義的錯誤,對字形和字義有所誤解。但這是時代使然,我們不能
因此厚責前人。
26
在朱駿聲的時代,甲骨文仍未出土,金文的硏究也未成熟,朱氏說解字形,仍多
本許說;《說文》中的誤說,朱氏亦多未能更正,這也是時代使然,以下是這方面的
例子。
(1)行
《通訓定聲》壯部弟十八:
“行 ,人之步趨也。从才,从亍,會意。”〔註2]
《說文》卷二下今部曰:
“ $ ,小步也。象人脛,三屬相連也。”〔註3〕
又曰:
“令 ,步止也。从反今,讀若蓄。”[註4〕
篆文的“行”字 寫 作 故 許 愼 和 朱 駿 聲 皆 認 爲 是 从 今 ,从亍會意,但觀甲骨文,
“行”字 寫 作 ( 甲 五 七 四 )、(|)(河四〇 〇 )、)彳} ( 前三•三 )、
(河四三四)、 (後二•一三.四)、 (京都二五四)〔註5〕,金文
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