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 元朝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等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 的标准。忽必烈诏令大司农司编写的书籍是 ( ) A.《齐民要术》 B.《水经注》 C.《农桑辑要》 D.《丹经》 C 2.《授时历》以365.2425天为一年,距近代观测值365.2422 仅差26秒,精度与现行公历相当,但比西方早采用了( ) A.1100年 B.800年 C.400年 D.300年 D 3.“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 布。”这是一首上海(古称松江)一带的人们世代相传的歌 谣。人们歌颂的是一位对我国棉纺织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妇 女的事迹。请你判断,歌谣中的“黄婆婆”生活的朝代是 (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D 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 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 ) A.《窦娥冤》 B.《天净沙·秋思》 C.《西厢记》 D.《红楼梦》 A 科学需要幻想,发明贵在创新。 ——爱迪生 第36课 元朝的经济、科技与文化 1.知道元朝商业贸易的繁荣。 2.了解元朝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元曲的流行。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郭守敬与《授时历》 3.元曲 1.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 ——《元史·食货志》 材料体现了元朝统治者的哪一治国思想? 提示:思想:注重发展农业。 农业发展 史料一 自元世祖时期即开始重视农业,很好地制定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禁止圈占农田为牧场,并派遣官员清理被侵占为牧场的民田,按籍悉归于民或听民耕垦;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农业生产(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标准——“五事”的前两个,便是“户口增、田野辟”);招集流民,鼓励垦荒,并且免税一年,第二年税收减半;组织军民屯田;建设水利(中央与地方分别设都水监与河渠司),整治黄、淮水系(当时黄河经淮河入海,经常引起下游地区严重水患,元中央政府征调各地人力物力大力加以整治,从而免除了水患)。 史料二 《农桑辑要》是元朝管理农桑水利的机构大司农司主持编写的,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农书》的作者是王祯,全书分为农业通论、植物栽培、农器图谱三个部分。书中介绍了几乎所有的传统农具和主要设施,堪称中国最早的图文并茂的农具史料,后代农书中所述农具大多以此书为范本。 依据史料一、二归纳元朝在发展农业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提示:禁止圈占农田为牧场;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把“户口增、田野辟”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鼓励垦荒;建设水利;编著《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 手工业发展 元代棉布 元青花凤首扁壶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 黄道婆 史料:国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乃教以做造擀、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提花,各有其法……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既就殷。未几,妪卒,莫不感恩洒泣而共葬之,又为立祠,岁时享之。 ——引自《辍耕录》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元朝手工业中哪些部门的进步?黄道婆是何时、何地人?她的技术从何而来?从上史料,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提示:棉纺织业。 黄道婆元朝松江人。学自“崖州”黎族人。黄道婆对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的技术革新。“木棉搅车”“木棉纺车”毫无保留地传递先进技术,使松江棉纺织业落后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促进了全国棉纺织业蓬勃发展,棉布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改善了人民生活。 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元大都都城内外人口众多,文化娱乐生活丰富,商贸发达,行市有30余种,分别经营米、面、皮毛、珠宝等,每天运丝进城的货车不下千辆。东欧、非洲东海岸、日本、朝鲜、南洋等地的商队、使团纷纷慕名前来。马可·波罗曾描绘元大都商业贸易兴盛的状况:“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能比。” 问题探究:上述材料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情况?简要说明其产生的基础和具体表现。 提示:反映了元朝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基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 2.郭守敬与《授时历》 郭守敬研制的新型浑天仪——简仪 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是郭守敬建议创建的27个观测点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 郭守敬主持修订的《授时历》 测定一年为3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