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文明.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文明课件

* 第6讲 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文明 工业资本主义时期指从工业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向纵深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阶段特征 文化上: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电影等有了新的发展。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将人类历史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治上: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继续在欧洲大陆扩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民主化进程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善。 具体表现 一、近代西方两种政治文明的发展 (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与扩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背景:1870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成果:1875年宪法的颁布。 (3)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 4.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3)特点: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拓展延伸】 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历史特征 1.英国 (1)制度演变体现了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的特点。 (2)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美国 (1)联邦制、分权制衡、民主的原则是美国宪法的主要特征。 (2)美国通过战争与法律的形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法国 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的斗争异常激烈。 4.德国 (1)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2)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完善、不彻底的代议制。 【拓展延伸】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的问题,代议制民主是在直接民主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和完善普选制。 (2)两种政体,即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限制王权为目的。 (3)三种原则:即民主化、法制化和制度化原则。 2.多样性的表现 (1)法、美共和制的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权力中心;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权力中心在总统。 (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差异: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权力中心;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宰相是权力中心。 意义 标志 主要 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1)经济条件: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 (2)思想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 (3)阶级基础:欧洲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工人阶级的觉醒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意义 措施 1871年3月28日建立政权 建立 普法战争失败,法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屈膝求和,人民不满 背景 巴黎公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 二、两次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1.背景: ①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②资金: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 ③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④市场:庞大的海外殖民地。 ⑤劳动力:通过圈地运动获得大量自由劳动力。 2.进程: ①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②突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使工业生产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交通: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④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工厂制成为工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 ②阶级结构:资本主义社会逐渐分化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③世界市场:欧美列强成为工业生产的中心,亚非拉地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④社会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条件: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2)成就: ①电力的应用:德国人西门子发明发电机;同时,电动机被制造出来。 ②新交通工具:19世纪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随后汽车和飞机相继问世。 ③石油化工: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 (3)影响: ①生产方式: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如托拉斯、辛迪加等) ②世界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增强了帝国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世界市场至此形成。 国际工运新特点;列宁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