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广泛渗透,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希望学校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因此,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更要求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思维及创新等能力,这就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培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29-02
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体现,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 是素质教育的新境界。因此,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不再是空洞的口号, 不再停留在静态的思考和理解上, 而已开始应用于动态的实际操作和运行中。那么,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
1.情境性课堂感化,挖掘学生创新意识
成功的教学, 它应该是情与理的交响, 真情与智慧的交融, 心灵和心灵的沉吟、感召和唤醒。这里的”情”, 是热情、激情、真情、深情、诗情、性情等, 而理是思考、明辨、智慧、批判、哲理、包容等。课堂中惟有涌动着饱满的热情、飞扬的激情、绚烂的性情、蕴藉的深情、流淌的诗情, 教学才可能唤醒孩子们心中的热爱与柔情、眷恋与期待、圣洁与庄严。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 善于用真实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采用丰富的活动形式, 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课前将周总理画像贴在教室中央,剪了四十多幅周总理生平图片, 贴在教室四周,找来关于周总理的故事书四十余册, 分发给学生阅读, 并以”周爷爷故事会”为主题举办读书活动, 了解了周总理生前感人故事。整个教室庄严、肃穆、看得出学生心情是沉痛的,新的一课在低沉的哀乐声中开始了, 当我讲述了课文内容之后, 再让学生朗读课文时, 同学们早以泣不成声, 看得出同学们通过看图片、讲故事, 早已被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和精神所深深感动
2.注重学法的传授,强调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的辩证统一,老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人。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以统一的思路、统一的学法、统一的思想感情,来套住学生,压抑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不到发展,就谈不上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争辩,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展开充分的讨论,在争辩过程中陈述矛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如在教学《乌塔》一课时,一位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认为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确实值得佩服,但我们还不具备她的生存能力,不能独自出去旅行。”另一位女生则说:”我认为我们的父母要向乌塔的父母学习,不要老把我们牵在身边,这样的话我们怎么能具有她那样的生存能力啊?”我听后笑着说:”你说的很好,看来你学的很认真,而且想的很周到。那么我们从她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情中,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经过争论,最后总结出: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乌塔的事例来激励我们中国孩子也要学会独立。通过教师引导,保护了学生的独特见解,也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精神
3.励学生质疑问难,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
疑是创新的种子,是科学的助产士,是真理的磨刀石。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质疑就意味着思维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它会推动人去思考、去探索、去解决。美国布鲁巴克说过:”最精彩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疑问,一切以书本为典范,以教师的讲授为准绳,就难有新的见解,就难有创新。疑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就是质疑。质疑是儿童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领域的摇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想、敢问,把已有知识的局限性、相对性和欠缺性提出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学生心田播撒创新的种子
4.营造思维环境为起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其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尝试学习的快乐
4.1 抓住教学活动契机,以议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其内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寻觅、求索。教师则成为学生解疑释难的导师。例如学习《赠汪伦》这首诗时,由于浅层的诗意学生很容易领会,但诗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间信仰与元明以降淮北地区社会变迁.doc
- 气象档案管理优化发展探讨.doc
-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doc
- 氯氮平联合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doc
- 水泥稳定碎石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doc
- 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要点.doc
- 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上).doc
- 汉英身体名量词的认知聚焦方式.doc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模式探析.doc
- 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最近下载
- 制造企业数字化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建设方案(20页PPT).pptx VIP
- 防跑道侵入考试卷附答案.doc
- 3-1牛顿第一定律(解析版)—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docx VIP
- 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docx VIP
- SL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pdf VIP
- 监理例会会议纪要范文.docx VIP
- 新时代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docx VIP
- SL260-2014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董.pptx VIP
- 新解读《GB_T 12604.3-2013无损检测 术语 渗透检测》最新解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