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docVIP

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工艺与艺术特征研究   摘 要:江华梧州瑶绣花鞋历史悠久,制作工艺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体现了瑶人的审美情趣。本文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从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征三方面研究江华梧州瑶绣花鞋 关键词:江华梧州瑶;工艺;艺术特征 1 梧州瑶绣花鞋源流 “梧州瑶”属平地瑶,是盘瑶中的一支,多居住在江华岭东、岭西。据江华旧县志记载:“自明嘉靖以来,外来流民多起多批进入梧州与当地抚瑶结盟而居,相互通婚,形成了半瑶僮、半梧州流民的平地瑶村。聚居于这些村落的平地瑶人,因在日常生活中通用当地独特的一种汉语方言梧州话,同时他们又都自称是梧州人,故这部分瑶人被称为梧州瑶。”[1]梧州瑶人多穿月兰家织布制成的“滚兜”服饰,颜色质朴刺绣简洁,其中绣花鞋颇具特色,鞋面绣花鞋头勾尖,色彩艳丽,做工精美,常被称为鸡公鞋 2 绣花鞋工艺 2.1 制底工艺 第一,打袼褙。用碎布?p旧布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制作布鞋鞋底,底厚约1.5厘米。鞋底多由两片袼褙和三层布片缝制而成,每页袼褙需要10~12层布。第二,刻底。沿着鞋底的纸样,剪好袼褙的形状。第三,包边。上层两页袼褙都需要沿每页袼褙边用布片紧紧包住。第四,圈底。包完底布用搓好的麻线绳或棉线绳沿底边两毫米的宽度进行圈底边。第五,合底。把包好边的袼褙和布片整齐叠在一起,用麻线钉牢固。第六,纳底。缝制鞋底首先要用锥针在鞋底扎孔,用麻绳有序的缝底,直到均匀地铺满整个鞋底 2.2 制帮工艺 第一,刻帮。按鞋帮的纸样,在布料上画好,然后按画线将袼褙逐一剪下。第二,剪纸。将纸上的纹样剪成小块纸片,将其贴在待绣位置。第三,粘纸衬。将较硬的牛皮纸贴在刺绣图案的背面,方便绣图案。第四,绣花样。在贴好的纸片上直接绣花。第五,缝内衬。在贴有纸衬一面用米糊粘好内衬,再用针线缝合。第六,拼贴绣。将鞋面不同色的云纹布块、鞋帮装饰布块,对齐缝在鞋面上,有时为了防止局部磨损,在鞋头底部拼绣布块。第七,包边。防止鞋帮多层布料外翻,在边缘零点五厘米处包边缝。第八,缝鞋嘴。选择不同颜色的布条为鞋头进行包边,并用平行针法收拢鞋嘴。第九,缉口。用绣线沿着鞋口包缝。第十,合帮。粘上鞋里布,再将鞋后帮用麻绳缝合在一起,用于调节松紧 2.3 刺绣工艺 刺绣手法丰富。第一,打籽绣。在绣面上绕一圈或两至三圈,在原来出针处落针,便呈现一颗“籽”。打籽绣作品要求颗粒排列均匀紧凑,大小一致。第二,平绣。绣品的表现手法可抽象可写实。要求用线排列平整。第三,锁绣。主要分为锁边绣和单针绣。一般用来拼接鞋跟处的云纹布片。单针绣形似辫子,由上下两股线相扣而成。第四,绕线绣。通常将缠好的绕线沿着打籽绣外轮廓固定。第五,辫线绣。将编制好的辫线固定在需要的位置,通常用来固定和装饰云纹贴布的外轮廓 2.4 绱鞋工艺 绱鞋是将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首先用锥针沿着鞋底边缘穿孔。用针从鞋底侧面处入针,鞋内处出针,留出一段线在鞋内部,把针取下,穿在鞋外侧的线头上,锥针继续往后穿孔。然后将针穿入第二个针孔,鞋内部穿出,把第一个孔里的那根线头套入第二个孔的线中,向下抽拉第二个孔的线,将第一个孔里的线牵引到鞋底外侧,将第一个孔里的线从第二个孔里的线中抽出,两线向相反方向抽紧。最后重复前面步骤直到鞋面鞋底完全缝,直到两线从鞋底抽出 3 绣花鞋的艺术特征 3.1 图案纹样丰富 梧州瑶绣花鞋纹样题材多样,主要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自然纹样、科仪纹样几何纹样五大类。首先,其纹样主题、素材、图案多与梧州瑶生活习性息息相关,最大限度地贴近他们的生产生活。如经常出现在鞋面的蜜蜂纹,是因为当地瑶人多养蜜蜂,对蜜蜂有着特殊的敏感性而创造的。其次,丰富的纹样也寄托了瑶人的生活希望和生活的情趣。如太阳纹,太阳在瑶人眼里是兴旺、平安、吉祥的象征;葫芦纹,瑶人认为葫芦是人类的保护神,能驱邪保平安 3.2 颜色斑斓,好五色 据《后汉书“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斓”。五色分别指:红、黄、蓝、黑、白。梧州瑶瑶民喜用这五色丝线织绣纹样,不仅是对先祖的怀念,也是出于对自然的崇拜。瑶族多居山区,房屋建筑常与青山绿水为伴,竹林叠翠,因此纹样用色上喜好青色、蓝色。另外山区生活是粗放的,因此更多考虑的还是实用性和功能性,劳作环境和狩猎生活使他们偏好黑、蓝或黑蓝色。自古以来瑶人就崇拜太阳,认为太阳能带来平安和吉祥。红色、黄是纹样里象征太阳的两大颜色,婚嫁节庆时,绣鞋上少不了红色和黄色,红色象征太阳升起的颜色,而黄色代表太阳落山的光芒。这两个颜色在长鼓中多有体现,传说在长鼓上涂抹红黄两色油漆和吊红黄丝线是模拟太阳的颜色。此外仪式剪纸中也用红、黄两色来描绘太阳纹 3.3 社会角色的符号 绣花鞋在梧州瑶的礼仪风俗之中,扮演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