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法道的主张有何不同? 儒: 道: 无为而治 法: 以法治国 2、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 为什么? 答:法家。因为它主张实行“法治”,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君主统治人民,建立强大的封建中央政权。 治国主张 以礼治国 知识巩固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C 2、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荀子 B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A 1、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历代封建王朝都对孔子奉若神明,尊为“至圣”,其重要的原因是?) 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009·西宁)秦始皇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此制度的理论来自战国时期的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A C 3、(2009·浙江金华中考)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孙子 C 4、(2009·湖北孝感)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 )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犯罪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A 5、(2009·临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适应自然规律。 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话,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①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什么?这种学说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仁:爱人 孔子 ②根据材料,指出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的哪两种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③请从中国古代友好交往史上举出三个重要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开辟丝绸之路,玄奘西游,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 韩非子 法家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来解决 晚自修有同学讲话的问题呢? ?首先,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是必要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必须拟定班级的班规,并让学生们严格遵守。赏罚分明,尤其是违反班规者,应重重地罚,狠狠地罚,才能让大家一齐重视班规,遵守班规。 法家思想 ?当然,只懂得利用法纪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学秦始皇的残暴,更应重在人心。所以给学生们灌输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是必要的。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讲讲这方面的座谈会,教育大家。用这种仁慈的方法,也挺见效的啊! 儒家思想 如果碰上了只犯一点儿小错的同学,既犯不上处分,但也不能置之不理,那就找他谈一次心,让他多学习学习周围的同学们。自我发觉错误、自我改正。这样,既不伤害同学自尊心,也有利班风建设。 道家思想 * 许多韩国电视剧,其内蕴的文化主要还是中国的儒家文化与韩国的民族文化交融、整合后的新生物。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出口转内销”。 ——中国文联副主席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道 家——老 子 1、道家创始人是 (即 ),著 有《 》一书(又名《 》)。 2、老子的思想有: ; 主张 。 快速阅读并回答: 老子 李耳 老子 道德经 朴素辩证法 无为而治 1、祸福相倚。 2、(1)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