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赠诗四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题: 近试,临近考试。 唐代应试举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目的是希望声名传入主考官耳中。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 本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抓住关键词分析。 点放,让红烛点燃,通夜不灭。 等待天明,拜见公婆。 诚恳、娇羞 征求意见 重视 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水部即张籍,他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合称韩张。朱庆馀平日行卷于他,已得其赏识,可是临近科举,仍然心中忐忑,因而呈上此诗,以新嫁娘自比,以夫婿比张籍,以舅姑比考官,就应试前景征询于他。诗中舅姑指公婆,唐俗,新嫁娘在婚礼次日清晨拜见公婆。此诗抓住这一社会风俗中的生活细节,刻画了新嫁娘自信而又含羞、期待而又迟疑的心理,可谓体贴入微,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画面美、风俗美、人情美,兼之言外有言、意外藏意,令人赏爱不已。难怪张籍特别作了答诗《酬朱庆馀》. 首句“洞房昨夜停红烛”。“停”,点放,让红烛点燃,通夜不灭。次句“待晓堂前拜舅姑”。一大早就起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以待天明。 可见其对拜见公婆一事相当重视。 后两句“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娘对新郎问语:不知打扮是否合乎时尚,能否讨得公婆欢心?由于是新妇,羞涩难言,但又不得不说,只好“低声”问, 对人物心理描绘相当精细而逼真。 本诗是一首干谒请托诗。 干谒,是唐代举子向有权势或有名望的人投递诗文以求提拔或奖掖的行为。 这首诗写得巧妙,绘声绘色,精细逼真。全诗展现了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令人过目难忘。 作者借新婚夫妇的生活,表现了什么? 有何深意?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顺宗永贞元年(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 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死任所。 [柳河东、柳柳州]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 诗人时当壮年,正是大展宏图之际,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使他忧危愁苦,心情难平。 浩初上人,著名禅师龙安海的弟子,时在柳州,与柳宗元友善。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máng,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同看山的浩初上人,便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 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 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 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道出了原委 夸张 拟人 ◎“自放山泽间”---借山水以消遣愁怀; 然而却愁上加愁。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特别是那秋天季节,草木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伤怀,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 把诗人埋藏在心底的被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作者由故乡联想到什么? 写诗人由“望故乡”而心生的幻想:如果能将身躯化作千百亿个,那么我这些身躯也会飘落到众多峰顶遥望故乡。 古乐府《悲歌行》云:“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诗人借佛教释迦牟尼“化身”无数的说法,幻想自己能“化身千亿”了。 这首诗用语险峻,比喻奇特,富有浪漫的想像力。诗人以宏观的眼界,似在俯视整个海滨之地,将一座座山峰比喻成锋利的剑硭,“肝肠”已愁,还遭割断,可谓备受煎熬,这是拈连的手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乡的沉痛心情。用语险峻,富有浪漫的想像力。 诗人另有《柳州二月》诗:“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写出了诗人在贬地无可奈何的心情,用意正同,可以参看。 诗题标“寄京华亲故”,意在借此诗诉说自己迫切的归思和惨苦的心情,希望京城故旧能施援手,使自己不致客死他乡,终老此蛮瘴之地。 * * * *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在唐代,诗歌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比如,要感谢一个人,要拒绝一个人,要请求一个人给自己帮忙,人们往往都愿意拿起笔来,信手写就一首诗,把自己的意思委婉曲折地表露出来,交与对方。而这一类诗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一首“酬赠诗”。 学习目标 1、能够简要地说出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基本情况。? 2、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诗中的词语;了解酬赠诗的基本特点。??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