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学分:3 总学时:54
说 明
【课程性质】
心理学是师范院校师范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形成科学的心理观;提高教学艺术与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基本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学以致用,指导初中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为学生学好教育学、教学法,理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奠定扎实的基础,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完成心理学教学服务于学生自身的任务。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与实为辅,部分章节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等教学手段。本课程理论教学学时为54学时,在18个教学周内完成,每周三学时,社会实践:论 感觉和知觉 记忆 6 思维和想象 6 注意 情绪和情感 4 意志 2 8 个性及其倾向性 4 9 个性 6 10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 4 4 总 计 50 4 54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 材:蔡笑岳 《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参考书:隋光远 《心理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9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叶奕乾 《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大纲内容
第一章 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基本掌握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一般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心理的发生机制,理解心理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心理观,并能运用本章的基本原理认识和说明心理现象和教育现象。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节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第三节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心理学的历史现代心理学流派 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及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原则和方法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的生理机制
【复习思考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3.试分析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与联系。
.如何理解巴甫洛夫的两种信号系统?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心理的实质。
第章 感觉和知觉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制约因素,学会运用感知规律分析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感觉与知觉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的作用三感觉的种类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
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变化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二、感受性的变化
三、感受性的发展第三节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理解性
三、知觉的整体性四、知觉的恒常性
第四节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 二、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三、克服社会知觉偏差,处理好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受性的变化
2.知觉的特性
绝对感受性与差别感受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复习思考题】
1.阐述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2.如何理解知觉的特性?
3.结合实际谈谈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觉规律。
第章 记 忆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记忆的有关概念及一般理论,并学会运用记忆的规律提高学习效率、组织课堂教学。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
记忆的概念二、记忆表象三、记忆的分类
第二节 记忆过程分析
识记二、保持和遗忘三、再认和回忆
第三节 记忆的品质及培养
记忆的品质二、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三、几种主要的记忆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遗忘规律2.复习原则3.记忆表象记忆表象【复习思考题】
1.分析影响遗忘的因素。
2.教学中如何利用记忆规律组织学生复习?
3.简述记忆的品质并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记忆品质。
第章 思维和想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思维和想象的一般概念,熟练掌握思维的种类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想象力。
【内容提要】
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的种类
第二节 思维过程
一、思维的基本过程
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思维 三、创造性
第四节 思维的品质及培养
一、思维的品质
二、良好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