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黄进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DOC.docVIP

06-3黄进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6-3黄进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DOC

第26卷增刊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6, Supp. 2006年4月 第九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Apr., 2006 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 黄 进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广西容县有丹霞地貌二处:一为都峤山,位于容县东南5-12km.为下第三系(Ec)紫红 色砾岩夹砂岩层向东南开口的舒缓向斜所构成的典型丹霞地貌,面积33km2,主峰海拔743.7m, 相对高度663.7m。地貌年龄约533万年左右。该山气势磅礴,各种丹霞洞穴繁多,文化淀积深 厚,古迹遗址众多,为桂东南一座名山。另一处丹霞地貌为北山,位于容县自良镇北郊,面积 约4.0km2,主峰海拔294.3m,相对高度254.3m。为白垩系下统双鱼咀组(k1s)紫红色砾岩夹粉 砂岩及砾状砂岩砾状砂岩构成的倾向330o,倾角30o左右的典型单斜丹霞地貌。 关键词:丹霞地貌;容县;北山。 1 都峤山丹霞地貌区 都峤山,因锐而高甲一都得名,道书称二十洞天,又称太上宝元洞天,都峤洞天。因 该山在古容州之南,故又称南山。该山位于广西容县东南5-12km,面积35km2,其中由下第 三系上组(Ec)紫红色砾岩、钙质砾岩夹砂岩所构成的丹霞地貌33km2。都峤山主峰大围顶 (香炉峰),海拔743.7m,其南麓梅江平水期水面约为80m,故其相对高度为663.7m。作者 曾于1998年6月27日,11月10-12日及2004年11月9日来都峤山考察,但足迹所及只达都峤山 一小部分,兹将考察所得略述如下: 南山肚丹霞洞穴地貌 南山肚位于石寨镇东北1.5km,该处东、北、西三面皆为山脊所围,南开一口,口小肚 大,呈向南开口约围椅状。此围 椅东西宽500m,南北长约700m, 向南开口处海拔约为260m,北缘 最高峰阿婆髻海拔488.2m。所 以,此围椅内的高差达228.2m。 南山肚靠北半侧一带的向南山 坡上,因岩层软硬不同引起的差 别风化及崩塌作用,形成了数层 额状洞穴层(照片1)。如南山 肚东坡的灵景寺,就是在一座大 型的额状洞穴内(照片2)。该 洞宽71m,深18m,洞口高11m, 照片1 都峤山南山肚多层额状风化、崩塌洞穴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增刊 黄进:广西容县丹霞地貌初步考察 155 洞底平坦,空旷,光线充足,空气清新, 是一座优良大型丹霞洞穴。灵景寺西侧的 大极岩(洞),宽25m,深10m,洞口高 10m,过去曾在此洞办过书院。大极岩(洞) 近旁的圣人岩(洞)也是一座大型洞穴, 其内供奉观音、孔子、关公。其西上方的 乳泉岩(洞),洞宽达100m,深达10-15m, 洞口高15m。乳泉岩洞顶发育两处石钟乳, 每处宽1.0-1.5m,长0.5-0.7m(照片3), 照片2 都峤山南山肚灵景寺(洞)之一角 由此可知,洞顶的砾岩层中含有钙质。该 洞顶、洞壁风化的岩屑、岩粉堆积在洞底 上,使洞底形成一层松软的沉积层。灵景 寺东南稍上方的灵岩,宽74m,深23m, 洞口高15m,洞底平整,内设有多种电动 游戏。总之,南山肚的多层大型洞穴,是 其重要特征。这些洞穴规模大,采光足, 空气好,干爽,适人居,值得开发。 据邓定旭主编的《都峤山史话》31页 所载[1]:“仙人桥在文笔峰背后,桥横跨两 崖间,宽约2.5m,长约11.0m。桥两边整 齐如一字,桥面平整如磨刀石,桥下弯拱 照片3 都峤山南山肚乳泉岩,洞顶发育石钟乳两处 宛若半月,皆天然而成,桥下崖壁苔痕绿 滑,可以通行,水潦西畔有一仙人脚印。” 按上述可知,该桥为一天生桥。作者未前 往考察,其位置不甚确切,成因不详。 白鹤塘谷地 白鹤塘谷地北起看街狗(424.5)东麓 照片4 都峤山白鹤塘西侧的巨大高耸丹崖及由减 压节理分开的崖层和崖麓崩积岩块 山坳,南至石寨镇东北缘谷口,南北长达 km。1998年11月10日,作者在周日光、 梁铁同志带领下,考察了此谷地北半段。 该段谷地在都峤山庄之北至白鹤塘南缘附 近一带,两侧谷坡极为陡峻,特别是西侧 谷坡陡如刀削。这些陡壁都是由近垂直减 压节理外侧的岩层经崩塌后所形成(照片 4)。在这里,可明显看见近垂直减压节理 形成的近垂直裂隙及其外侧近垂直岩体。 在此处谷坡上,沿垂直节理崩塌下来的巨 照片5 都峤山白鹤塘南侧一带的巨大崩积岩块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156 经 济 地 理 26卷 大崩积岩块堆积于谷底,造成许多奇异多 姿的石景(照片5),也造成不少扑朔离迷 的崩积洞穴。由此向北即抵白鹤塘,是沿 谷底修建的南、北两口大池塘,每口池塘 南北长约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