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00MW亚临界汽轮机热力气动设计
N600-16.67/538/538型汽轮机
热 力 气 动 设 计
包 伟 伟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2009年7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文由三部分组成:本题、英文文献翻译和专题。
第一部分是本题。本题题目是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N600-
16.67/538/538 型三缸四排汽凝汽式汽轮机的热力设计。这一部分主要叙述
了汽轮机的气动热力设计方法以及详细的设计计算过程,其中包括热力循环
的热平衡计算;通流部分的热力设计计算;70%工况和最大工况下的变工况
简易计算;叶轮强度校核计算;转子临界转速计算。通过这一部分工作,能
够知道 N600-16.67/538/538 型汽轮机的特点、优势以及掌握大功率、高参数
凝汽式汽轮机的热力设计方法。
第二部分是外文 翻译。翻 译英文文献 “A SIMPLE METHOD AND
PARAMETER STUDIES FOR TIP LEAKAGE MIXING LOSS”为中文。
第三部分是专题。专题题目是汽轮机大焓降叶片的实验验证。通过低速
风洞对比实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计技术,为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
焓降叶片做技术准备。
关键词 凝汽式汽轮机;气动热力设计;热平衡;叶轮强度;变工况;
临界转速;大焓降叶片;风洞实验
- I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汽轮机是通过静、动叶栅使蒸汽膨胀从而把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叶轮机
械,它具有单轴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现代火电
厂和核电厂中都广泛采用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发电机组。在我国,汽轮机发电
量约占火电发电量的 97% ,约占总发电量的 80 %。可以说,汽轮机在我国电
力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所以研究和掌握汽轮机技术对于我国电力行业工作者
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地意义的。作为即将投身于这一行业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
业的学生,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能达到以下目的:
(1) 掌握汽轮机热力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2) 掌握汽轮机变工况简易计算的理论与方法;
(3) 掌握通过科学计算程序进行汽轮机热力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CAD 绘制图纸的基本技能;
(4) 掌握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及叶轮强度的计算方法。
(5) 了解汽轮机的总体布局、结构性能及各部件功能。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1 前言
汽轮机是以高温高压蒸汽作为工质,并将其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动
力机械。自从1884年制成了世界第一台蒸汽轮机以来,蒸汽透平制造业的发展
己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是蒸汽透平制造业发展较快的年代却是上世纪四
十年代以后。
汽轮机主要应用于动力工业,作为为驱动发电机发电或驱动其它动力机械
-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的原动机,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目前火电厂或者核电厂的发
动机主要都是汽轮机。其通常工作在高温、高压以及高转速的恶劣工况下,是
一种较为精密的重型机械;其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
长等优点。工业用汽轮机一般都是变速运行,用来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高
炉鼓风机、压气机和船舶的螺旋桨等。汽轮机的排汽和中间抽汽可以用来满足
生产和生活中供热的需要。汽轮机的制造和发展涉及到许多工业部门和科学领
域,如高强耐热合金钢的研制,优质大型锻造件的供应,高效叶型以及长叶片
的设计和研制等。因此,汽轮机制造工业的发展是反映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
的标志之一。
1.2.2 我国汽轮机工业的发展历史和方向
作为一个与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轮机行业的发展是国
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写照,回顾我国汽轮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
以下几个不同特点的发展阶段:
(1) 1958 年~1962 年: 测绘仿制阶段;
(2) 1963 年~1979 年:自主设计阶段;
(3) 1980 年~1997 年:引进欧美大型汽轮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消化、吸
收、优化、改进以及再创新阶段;
(4) 1998 年之后:应用当代先进技术对引进机组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阶段。
典型的优化设计技术成果有:全三元叶片的设计方法和试验研究。开发了
一系列低压弯扭静叶,高中压斜置静叶,高中压弯扭动、静叶片,进一步提高
叶片的效率。
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的计算机工程(CAE)技术进入产品结构设计领域。一
系列低应力集中,具有优良抗高周及抗低周疲劳性能的新型结构在产品中应
用,如自带围带动叶、无中心孔转子、高强度转子轮槽型线、整圈自锁阻尼型
长叶片等大大提高了机组在调峰、二班制运行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抗蠕变性
-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能
文档评论(0)